<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开埠后的浦江西岸商贾云集,海内外资本源源不断集聚上海,寡头大亨比比皆是,舞厅美酒荧灯闪烁…。百多年后的上海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国际机场、深水港、摩天楼、地铁网络、卫星覆盖…,物质极大丰富后的文化消费,带来艺术市场繁荣,国内外艺术家们纷纷来上海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美术展览,上海成为国际艺术家的摇篮。</p><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源,保留着百年前遗留的国外建筑,风格迥异的造型与设施一流的场所,吸引着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举办多种多样的展览。其中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就是这样一座具有海派风格的展览场所。建筑美观独特小巧精致,适合多种艺术流派的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1,外滩源的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今年初夏的一天,我来到上海外滩源内的“上海外滩美术馆”,看到了同时有三个国外艺术家在此,展示不同风格的装置艺术、绘画艺术与工艺美术的作品展览。作品虽然论不上高端,也谈不上精彩,但却拓展了不同视角和思路,表现了当今艺术家的生存思考和艺术表达。</p> <p class="ql-block">外滩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钱币形式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外滩美术馆西门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的写实油画</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二楼</p> <p class="ql-block">2,伊莲娜•海杜克:努拉</p><p class="ql-block">伊莲娜·海杜克 的 《努拉》 是一部由巴尔干半岛艺术家伊莲娜·海杜克基于她的青春期创作并执导的故事片,由 迪恩·基西克 (Dean Kissick)和 林顿·约翰逊 (Rindon Johnson)主演,曼努埃尔·克拉罗(Manuel Claro)担任摄影。影片的时空设定在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讲述了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结盟社会主义后,南斯拉夫社会价值体系陷落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努拉》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影片取材于伊莲娜·海杜克的生平经历,她的家庭和友人化身自传式虚构中的角色。叙事围绕三位女性展开:国家银行绘图师阿努、统计学家玛吉和少女努拉,她们分别扮演了造伪币者、妓女和诱饵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3,武雨濛:来自未归还的灵灯</p><p class="ql-block">这是旅美艺术家武雨濛的当代艺术装置展,通过光影、空间重构等手法探讨记忆与存在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通过影像生成装置艺术的要素--光与影、发射与折射、不透明与痕迹,探索关于记忆、抹除、归还的凝思。</p> <p class="ql-block">书灯与魂归</p> <p class="ql-block">4,艾什•莫尼兹:缝隙以光为形</p><p class="ql-block">艾什•莫尼兹 (Ashley Moniz)是一位知名的加拿大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莫尼兹的作品常常涉及自我探索和情感表达,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她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莫尼兹的艺术实践涵盖了绘画、素描、电影、摄影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承载着她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p> <p class="ql-block">装置艺术,审视权威结构如何在监控、预防、劳工管理中成形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5,克劳迪娅•孔德:走道与楼梯</p><p class="ql-block">“ 半永久占领计划 ”项目由瑞士艺术家克劳迪娅·孔德 (Claudia Comte)创作。该项目旨在利用美术馆的“边缘地带”作为出发点,委约当下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重新定义这些空间。克劳迪娅·孔德为美术馆的楼梯空间创作了题为《没有上,没有下,也没有左右》的壁画作品,该作品从一楼延伸至五楼,覆盖整个楼梯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