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王陵路上的千年迷局</p><p class="ql-block"> 在古彭徐州云龙公园北门里边数米处,有一座高4一6米,直径约20米的土堆,相传为"王陵母墓"。墓前立有汉白玉牌坊和"汉安国候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的石碑。关于这座土墓,有一段流传了千年的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 王陵,楚国沛县(今江苏徐州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出身豪族,早年即被刘邦以兄礼相待。秦朝末年,刘邦带兵攻入咸阳时,王陵亦带兵数千割据南阳郡,不肯从属刘邦。公元前205年,刘邦乘项羽率军伐齐之时,联合五路诸侯攻入楚国首都彭城,王陵也带兵从之。项羽闻讯后带领三万精骑疾驰南下,利用拂晓反击汉军侧背,斩杀汉军20余万,击溃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刘邦仅率10余骑兵突围而逃。这就是楚汉相争时期有名的第一次彭城大战。</p><p class="ql-block"> 战后,项羽俘获了刘邦的父亲、妻子及其它亲属。为了拉拢王陵,也将其母挟持至军营作为人质。王陵派使者交涉时,项羽故意展示对王母的礼遇,试图让王母劝降王陵。王母暗中嘱托使者转告王陵,要其效忠刘邦,并且拔剑自刎以断绝儿子的后顾之忧。此举激怒了项羽,烹煮其尸并扣于铁锅下。民间百姓感佩陵母气节,在项羽撤离彭城后偷偷冒险在项羽烹煮王母的铁锅上堆土成丘,形成最早的墓冢。后来刘邦打败项羽,王陵归来拜跪母墓,痛哭流涕从南门一直爬行至墓前,王陵爬行之处后来被修成了路,并命名为"王陵路"。</p><p class="ql-block"> 王陵母为支持儿子事汉不惜牺牲生命的举动,在汉代被看作贤母的典型,不仅被统治阶级所推崇,在百姓中也深入人心。明嘉靖年间御史朱衣曾在王陵母面前立碑,清嘉庆四年(1799年),淮徐海道康基田重修莹墓,并立有碑记,清康熙58年(1719年),淮徐同知孙回渝在墓前建牌坊,今均荡然无存。1958年至今,随着云龙公园的几次修建、扩建,数次修复王陵母墓,特别是2008年整修时又添建亭子,对墓前的牌坊、香炉、石碑进行整修,对这一古迹进行原址保护。</p><p class="ql-block"> 王陵母亲的事迹最早被载入《史记》、《汉书》。《陵母伏剑》的成语也随后流传,但后世也有争议,称项羽烹杀王陵之母,可能与"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等典故相混。另既说"自刎",而又说"烹杀"显得矛盾等。也有人对《史记》内记载,王陵早在刘邦起兵时就追随其左右,和所述王陵后期被迫归汉存在时间冲突。再者王陵当时仅为沛县豪强,其兵力规模(仅数千)与彭越、英布等诸候相比微不足道,值不值得项羽对其采取极端手段存在疑问。尽管存在争议,主流观点仍以《史记》为基础。是也非也,谁能说清?经过最近几年的考古调查与发现,墓体夯土层及出土绳纹板瓦残件显示其建于东汉,而非汉初,墓室结构也与徐州地区东汉墓葬特征相符,这就又为"王陵母墓"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此处究竞是王陵母亲的实葬地,还是一座纪念性遗址,也成了王陵路上的千古迷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