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次旅行的第四站是天津。二十日,在锦州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馆,傍晚老哥俩坐K668次列车于午夜到达天津。天津,以前坐车多次路过,也在这里有过二次换乘,只是短暂逗留。天津,是座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底蕴厚重,故事多多,我们来了,来看看你的风貌,来听听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地处华北地区,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市,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天津市下辖16个区,面积11966.45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人口1364万人。</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天津市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是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及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p> <p class="ql-block"> 五月二十一日</p><p class="ql-block"> 天津 — 平津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日,首先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平津道8号,子牙河畔,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平津战役纪念馆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陈列内容丰富,由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役,发生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对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发起。此役通过"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等战术,成功将敌军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等地,最终实现"各个歼灭"的目标。此战共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余人,解放华北大部分地区,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战役的胜利使华北与其他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及新中国定都创造了条件,成为解放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首先进入胜利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象征着军民奋战64天取得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高64米、三棱枪刺造型的胜利纪念碑,枪刺柄是长城造型。它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信仰交织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胜利门两侧是军民欢庆胜利的弧形花岗岩浮雕。高耸的胜利门柱顶分别伫立着两位鸣枪欢庆胜利的战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 通过胜利门进入胜利广场,两侧矗立着象征两支大军勇往直前的《并肩作战》和军民鱼水情深的《人民支前》两组大型锻铜群雕。</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主展馆为高22米的三层建筑,在展馆巨大牌楼式眉额上镶嵌着聂荣臻元帅生前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右下方为聂帅签名。</p> <p class="ql-block"> 步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名为《走向胜利》的铸铜雕像,雕像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伟人迈步向前,气势磅礴。雕像背后的巨幅壁画《胜利交响诗》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东北、华北军民英勇抗敌、最终夺取战役胜利的宏大场景。依次参观了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以及多维演示厅。每一处展厅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珍贵的历史文物、翔实的史料展品以及逼真的实物模型,共同勾勒出平津战役从发起至胜利的完整历程。</p> <p class="ql-block"> 我怀揣着敬意,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缅怀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缅怀先烈,继往开来。</p> <p class="ql-block"> 天津 — 静园</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平津战役纪念馆,下午去静园转了转。静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占地面积约3016平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米,为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静园始建于1921年,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静园园内建有砖木结构楼房一座,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风格于一体,草木葱郁,静谧宜人,是天津租界时期庭院式私人宅邸的典型代表。1929年7月一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于此居住,更名“静园”,寓意“静观变化,静待时机”。溥仪搬出后,静园几番易主,历经变迁,先后作为办公用房和住宅使用。2005年,在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领导下,对静园开展了保护性腾迁整修工作。静园成为第一幢按照《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进行整理的历史风貌建筑。2007年,整理修复后的静园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溥仪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了大量生平照片的人,静园里的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以“紫禁城的黄昏”、“津门寓公”、“出关以后”为主题,分三部分展出了有关溥仪的百余张珍贵图片。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是最先当皇帝,继而当囚犯,最后当公民的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一生。他当过真皇帝,也当过假皇帝、伪皇帝;他当过罪犯,也当过公民,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静园在天津,是个不大的园子,因溥仪曾居住过一阵子,倒也颇有些名气。静园园门不甚显眼,院内有几株老树,枝干虬曲,显出几分沧桑。游客廖廖,我们在小楼里看看陈列物件,在展馆里细细游览照片,品味着历史。</p><p class="ql-block"> 静园,确实很静。</p> <p class="ql-block"> 天津 — 海河夜景</p><p class="ql-block"> 久闻海河夜景很美,二十一日夜晚老哥俩如愿以偿,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位于京津冀地区,形成海河流域。在天津合流后的下游称海河。海河,是天津人的母亲河,也是天津的象征。天津市政府下大力进行了改造,建设的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 傍晚老哥俩从酒店出来散步,沿着天津站,世纪钟一路走来,到了解放桥。在桥上俯看海河,河水清澈,两边绿化带整洁,欧式风格建筑与现代城市建筑相融合。过了解放桥,是津湾广场,意大利风情街,沿街商铺有天津特色小吃。夜幕降临,华灯靓丽。海河作为天津的母亲河,沿岸夜景堪称城市名片。津湾广场,现代化高楼与欧式建筑交织,灯光璀璨如油画。河畔亲水平台是人们争相拍照的地方。解放桥灯光亮起,宛如海河上的艺术品,开桥瞬间尤为壮观。大沽桥“日月双辉”造型在暖光下如竖琴倒映水面。河里游船穿梭,岸边有露天演唱,海河边的夜晚真热闹。夜游海河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一场串联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的沉浸之旅。</p><p class="ql-block"> 灯光为笔,河水为卷,天津以独有的“河海之城”魅力,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五月二十二日</p><p class="ql-block"> 天津 —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 在天津的第二天,老哥俩去了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洋建筑群,集中展现了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风貌。五大道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与河西区交界处,核心区面积1.28平方公里。由南京路、马场道、西康路、成都道合围而成,包含23条道路,总长度17公里。因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成都道五条较长道路而得名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1902年,五大道地区被扩充为英国租界。1916年,英租界工部 局开始对五大道地区进行开发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政府对五大道地区进行整修。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现有各类建筑2185栋,历史风貌建筑423所,文物保护单位347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留了英租界时期的城市肌理,连续的建筑界面、多样的围墙与院落共同构成独特的历史特征。五大道不仅是天津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通过建筑、文化和活动,持续传递“近代中国看天津”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很大,因时间所限,老哥俩只在其地标性建筑民园广场一带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 天津民园广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83号,属五大道中心区域,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民园广场的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民园体育场,曾是天津市民心目中的记忆坐标,举办过远东运动会、万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等大型比赛。</p><p class="ql-block"> 2012年,和平区启动了民园体育场保护利用提升改造工程, 经过改造,民园广场成为五大道地标性建筑,并融入了更多现代化元素和功能。保留了原民园体育场的体育健身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健身设施和场所。民园广场,地上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中心绿地8000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宽敞的休闲空间。内广场保留了400米跑道,与室外的跑道和广场共同构成了市民新的健身场所。在民园广场散步,欧式环形广场,罗马柱廊与绿茵场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制 作:老 杨</p><p class="ql-block"> 制作于:2025年 6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