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1日下午到达兰州,路过向往已久的甘肃省博物馆,赶紧下车前往参观,因为没有预约,不能入内,于是入住休息。</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上午9点,小雨中到达甘肃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是甘肃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涵盖古生物化石、陶器、铜器等多个类别,汇集了甘肃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其中有国宝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基本陈列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展示了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发展历程;《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展》,呈现了甘肃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向复兴的历程;《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全方位展示了甘肃境内地球与生命进化和不同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甘肃彩陶展》,通过六大部分展示了甘肃辉煌灿烂的彩陶发展史;《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展出超100件佛教文物,介绍了甘肃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唯一一座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出使西域的张骞</p> <p class="ql-block">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首次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历经艰险抵达西域;二次是为发展与西域各国友好关系。他打通“丝绸之路”,促进汉朝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丝绸、铁器等传入西域,西域的葡萄、苜蓿等传入中原,增进了双方了解,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融,是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及长安到敦煌的驿站图。</p> <p class="ql-block">唐朝时的蹴鞠就是今天足球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于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是东汉时期的青铜雕塑。它高34.5厘米,造型独特,一匹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轻踏飞鸟,展现出极强的动感与速度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铜奔马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其构思巧妙,工艺精湛,体现了汉代工匠的卓越智慧。它作为“马踏飞燕”的形象,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象征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铜奔马的出土,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艺术文化和对外交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彰显了古代中国在冶金和雕塑领域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不同方位看它的形象,其侧面最为好看。马踏飞燕出土于武威,真品陈列在甘肃省博物馆内,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代铜奔马仪仗队</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一件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 - 前3000年 ),1973年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现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p><p class="ql-block">它以人头为器口,瓶身绘有图案,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其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为研究当时人类造型艺术、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提供关键实物,见证了远古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是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1972年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也是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画像砖生动展现了古代邮驿场景,骑马的驿使手持文书,表情专注,马匹四蹄腾空。它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邮驿形象资料,印证了当时“驿使传书”的通信方式,为研究魏晋时期邮驿制度、交通往来等提供了珍贵实物,也体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古朴风格 ,是了解魏晋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蓝玻璃莲花形托盏 ,1999年出土下面这个文物出土于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坪明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也是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它由盏和托两部分组成,均作七瓣莲花形,造型优美,色泽温润。玻璃质地的这种托盏在国内十分罕见,为研究明代玻璃器制作工艺、丧葬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p> <p class="ql-block">另外,馆内还有大量的古铜器,古陶器展览</p> <p class="ql-block">八思巴是吐蕃萨斯迦人,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创制八思巴文,被元世祖忽必烈尊为帝师,对元朝宗教和文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思巴的虎头银符牌</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彩陶</p> <p class="ql-block">下面的这个文物是杯口红陶尖底瓶,属新石器时代器物(距今约 5000 - 4000 年 ),是仰韶文化典型器类。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汲水器,利用重心原理,空瓶入水倾斜,注水后重心转移可 upright 吊起;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神酒器,因出土场景(墓地、居民区,伴红烧土等 ),或兼具祭祀、酒器功能,为研究仰韶文化生活、信仰等提供重要实物 。</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还有许多佛教造像展示。</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图甘肃博物馆里“黄河文化”“远古文明”主题展区的开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p><p class="ql-block">场景展现了远古人类(成年女性与孩童形象 )在黄河流域生活的场景复原,背景是黄河及周边山水风貌,传达黄河作为母亲河孕育中华民族、黄河文化的重要意义,关联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脉络(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红色甘肃展览,“红色甘肃——走向1949”展览是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之一,分“火种篇”“抗争篇”“铁流篇”“激荡篇”“曙光篇” ,以1911 - 1949年为时间线,展示甘肃特支成立、南梁烽火、陕甘根据地创建、红军长征会师、西路军鏖战河西及甘肃全境解放等,呈现甘肃人民跟党走、求解放的奋斗历程 。听语音讲解中用大量的篇幅,重点介绍了我非常崇敬的董振堂军长的故事,是这些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成立,此雕塑中间为刘志丹,右边为谢子长,左边为习仲勋</p> <p class="ql-block">日本侵略了我国如此大面积的国土,国家恨民族恨世世代代永远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我看到了绚丽的彩陶,领略了丝路文明,还惊叹于镇馆之宝的精彩。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边界,更让我对甘肃乃至华夏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先开车到兰山最高处三台阁,欣赏灯火璀璨,灿如银河的兰州夜景。</p> <p class="ql-block">兰山是兰州城南标志性山脉,为城市天然屏障,承载厚重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城南有皋兰山,遂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名由此始。皋兰山绵延雄伟,是兰州的天然屏障与地理标志,见证着城市发展,其名赋予兰州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三台阁坐落在兰州皋兰山巅,初名魁星阁,始建于明代,距今超600年 。历史上屡建屡毁,现存建筑经多次修缮,是兰山公园主建筑与最高处,海拔2129米,阁高30米,为兰州地标,也是俯瞰兰州城的绝佳观景点。始建于明初,历经多代重建修缮,是兰州地标建筑 。</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三台阁灯火璀璨,成为视觉焦点。登阁远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兰州灯火璀璨,高楼霓虹闪烁,黄河蜿蜒穿城,夜景之盛,仿若曼哈顿般繁华迷人。</span>兰山的静谧与城区烟火气遥相呼应,晚风拂来,看灯火流转、星河闪烁,兰州的雄浑与柔美在夜色中尽显 。</p> <p class="ql-block">之后又开车到中山桥。兰州中山桥,又名黄河铁桥,是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桥,始建于1908年,1909年竣工。它长233.5米、宽8.36米,为四墩五孔结构,见证兰州百年变迁,是兰州地标与中国近代桥梁史重要里程碑,2006年成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中山桥华灯初上,暖黄灯光勾勒钢铁桥身,如金色巨龙卧于黄河。桥下,黄河水波光粼粼,与桥影交融。对岸白塔山灯火璀璨,山上建筑、绿植被光影点亮,与桥梁、河水相映成趣。黄河风情线沿岸,路灯、滨河灯带次第延展,茶摊烟火与游客笑语交织,夜色中的中山桥,是历史与浪漫共绽的兰州名片 。</p> <p class="ql-block">我这是第二次到达兰州,2016年第一次去新疆的时候,路过兰州,体验非常不好,当时外地车辆19点之前不让进市区,第二天早晨7点之前必须开出市区。</p><p class="ql-block">那天下午16点多到达兰州,却在路口等到19点之后才进市区,匆忙中没顾上吃晚饭,赶紧去黄河母亲雕像拍照,,之后打卡中山桥,等找到宾馆已经23点半,到宾馆附近买了个面包,回来之后发现是过期的,拿出自带的甜沫,烧开水冲一碗,结果发现面和水是分离的。原来,兰州的海拔高,水烧不到100度,这种糊状的食品是冲不熟的。第二天早晨没吃早饭,赶紧给车加了油,7点之前开出了市区。</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到兰州,已经对外地车辆非常友好,外地车辆随时可以进入市区,限号也同当地车辆一样。在市区内感到的是满满的烟火气,商业店铺林立,街边小摊随处可见,晚上很多个夜市人声鼎沸,这样的兰州让人非常喜爱。另外,兰州的建设也让人耳目一新,高楼鳞次栉比,商业发达,文化气息浓厚,市民都安居乐业,生活的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6月23日,因为昨天休息的太晚了,所以今天上午没出门,下午继续游览黄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首先开车再次去观看兰州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像。她位于黄河南岸滨河路中段。该雕像由甘肃雕塑家何鄂创作,1986年落成。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母亲微笑侧卧,神态慈祥,小婴儿依偎,憨态可掬,象征着黄河母亲对华夏子孙的哺育,基座图案源自甘肃彩陶,反映出深厚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从雕像走到黄河边上就是一个码头,古老的羊皮筏子和现代化的快艇交错处罚,奏出一曲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和谐乐曲。</p> <p class="ql-block">之后前往黄河楼。</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楼位于七里河区黄河沿岸,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是明七暗六的塔式结构,高93.39米,共16层。建筑风格融合汉唐风韵与西北豪迈,楼内有展览馆、文化交流中心等设施。在这里可欣赏黄河兰州段的壮丽景色,感受兰州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兰州弘扬黄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p> <p class="ql-block">买门票之后刷身份证进入,可以乘坐电梯直达16楼观景台。在观景台上,围着黄河楼漫步一圈,壮阔美景尽收眼底。蜿蜒的黄河在这里画了一个优美的弧线,黄河楼正是坐落在这个弯弧外侧的顶端,黄河静静向两处伸向远方,直至又拐个弯不见了。眼前的河面与两岸林立的高楼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今天恰巧阴天,在炎热的夏天,能有今天的凉爽,十分难得。清风拂面,风中带着黄河水的湿润气息,十分惬意,不觉让人心中充满对这座城市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的赞叹,并深深沉醉于这雄浑与灵秀并存的西北风光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栋黄河楼还是一座展览馆,第15层用声光电的方式,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自然美景,在这里,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让人直观的观看并感受兰州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八层的黄河石展览馆,让人惊叹竟有如此精美的像形石。</p> <p class="ql-block">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话一点不假,今天下了一天的雨,傍晚雨停之后来到了兰州老街,发现街里好多店铺名字有“金城”二字,上网一查,原来是兰州的代称,其原因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因素:</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西征匈奴后,汉朝在西北设立郡县,正式设置金城郡。隋开皇初,置兰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改为金城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兰州建置固定下来,此后金城与兰州并称。</p><p class="ql-block">关于“金城”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汉书·地理志·注》中应勋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二是臣瓒曰“称金,取其坚也”;三是师古曰“以郡在京师之西,故谓金城,金,西方之行”,以瓒说于义较胜。</p><p class="ql-block"> 战略地位: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四周群山环抱,北有白塔山,南有皋兰山,黄河穿城而过。金城西控河湟,北扼朔方,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中原王朝在西北的重要枢纽,易守难攻。</p><p class="ql-block">真是学无止境呀!</p> <p class="ql-block">兰州老街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总占地面积202亩、东西长800米,是目前全国唯一在省会城市主城区建设的特色老街。</p><p class="ql-block">踏入兰州老街,明清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屋脊、梁枋、斗拱等元素尽显古朴韵味,还原复建的兰州府、拂云楼、求古书院等标志性建筑,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沿着青砖小道前行,路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类特色商品和美食香气四溢。街中的景观河道打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与周边的酒吧、客栈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新建的一个“老街”,建筑很漂亮,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是吃喝玩乐的。</p> <p class="ql-block">老街中,还有一些雕塑,来表现兰州历史上古朴的民风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兰州今天下了一天的雨,好在这次住宿选的地方很好,正好面对黄河楼,看了黄鹤楼的白天,再看黄鹤楼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雨停了,太阳竟然出来打了个卡。</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户,看着兰州的万家灯火,好温馨。</p> <p class="ql-block">6月25日,游览兰州的水墨丹霞景区。</p> <p class="ql-block">水墨丹霞位于甘肃兰州,它以赭红色为主色调,融合灰白、青灰等色彩,在广袤大地上勾勒出如泼墨山水般的画卷。受地壳运动和风雨侵蚀影响,这片丹霞形成了峰林、崖壁、峡谷等丰富形态,沟壑纵横间,山体层理清晰可见,宛如大自然用岁月雕刻的艺术品,尽显西北的雄浑苍凉,粗犷的轮廓与磅礴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服务中心都建的造型这么独特。</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设施颜色与景区的景色很协调。</p> <p class="ql-block">景区设施完善,有大巴与小观光车配合,整个游览路线不用走很多路。</p> <p class="ql-block">去最高处观景台,都有直梯与扶梯相接力,可很省力地到达顶点揽胜。</p> <p class="ql-block">最高处海拔1949米。</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远,整片水墨丹霞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这片丹霞很像码放整齐的五花肉,肥瘦相间,纹理清晰。</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种石头,形状奇状,游客可发挥无尽的想像力。</p> <p class="ql-block">兰州水墨丹霞形成于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距今已有1亿5000万年。它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这片丹霞地貌为我们的兰州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见美丽的兰州,祝你的未来越来越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