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遵义红色之都

张永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昵称:张永国 美号:97356079</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6月14日,我们从娄山关下来,乘大巴车来到了遵义,这是我第二次来红色圣地了。遵义古称播州,是贵州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0年前在此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因于此,遵义也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圣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停车场下车,徒步向座落在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路上的遵义会议会址方向前行。沿途经过了清澈荡漾的湘江河,还有革命老区的红军街,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在蓝天白云之下的衬托下,真是令人赏心悦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遵义会议会址,是免费参观的红色景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我们在入口处依次通过安检进入了景区,正面对着的是遵义会议陈列馆,左边是一个巨大的诗碑,右边是遵义会议会址。战友们纷纷拿出手机,激动的到处拍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景区内布置的十分喜庆,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都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会议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曾是一黔军的私人官邸。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成为了红军总司令部驻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月15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当时,红军正面临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艰难处境,形势万分危急。在这次会议上,纠正了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从会议会址出来,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陈列馆。大厅正面是参加遵义会议领导者的雕像,侧面是雕塑群,展厅里面的每一份展品都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革命先辈们的长征精神,更是令人感叹。正是有了遵义会议,果断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拨正了革命的航向,让红军和党中央在绝境中重生,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从“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处步入展厅,这里的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展品,都在生动的诉说着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和红军将士的光辉业绩。对我们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对历史的缅怀,对未来的展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从会议会址漫步出来,回到了停车处时,已过了午时。战友们围地而坐,在这里开心的吃着提前准备的快餐盒饭,稍作休息后,便徒步向附近的红军山进发。红军山原名“小龙山”,是为了纪念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修建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人们尊称为“红军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沿着数百级石阶而上,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特别震撼人心。碑的正面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的顶端是镰刀锤子标志。碑的外围是一个大圆环,内壁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四组汉白玉石浮雕。外壁四角分别竖着老红军、青年红军、形象,赤卫队员、女红军四个巨大形象。外壁上镶嵌着闪光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整个纪念碑以环形和伸向天空的造型构成,反映红军崇高理想情操,雄伟磅薄的气派,威震环宇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碑后面是红军烈士墓。1935年2月17日在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的烈士就安葬在这里。张爱萍将军在悼念邓萍的诗中曰: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雪域退役军人登上红军山,缅怀红军将士,瞻仰革命先烈,我们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继承先烈遗志,保家卫国,我们责无旁贷,若有战,召必回!我们致敬红军先烈,祈福国泰民安,喜乐吉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6月23日于郑州</b></p> 感谢阅览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