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话夏至,亲子共制”长情面”

Freya

<p class="ql-block"> 夏至至,蝉鸣起,传统习俗入家门。 为深化“和节气共成长”班级课程内涵,近日,济南泉景中学小学部一年级3班以夏至为契机,开展“家校联动制面条”主题活动。同学们在课堂了解夏至习俗后,携手家长在家共同制作、品尝面条,让传统节气文化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在亲子互动中传递文化温度。</p>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期,班主任祁老师通过趣味问答、民俗故事分享等形式,带领同学们走进夏至的世界。“为什么夏至要吃面?”“‘夏至三庚数头伏’有什么科学道理?”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举手提问,在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到夏至吃面象征“夏日绵长”的美好寓意,以及古人通过节气指导生活的智慧,为后续家庭实践奠定认知基础。</p> <p class="ql-block">  放学后,同学们化身“小小传承人”,与家长共同开启制面之旅。从准备面粉、温水到揉面成团,从擀制面皮到切面成型,亲子间分工明确:有的家长耐心指导揉面技巧,孩子则小心翼翼地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开;有的家庭创意十足,在面粉中加入蔬菜汁,制作出彩色面条。“妈妈,你看我切的面条像不像夏至的阳光?”厨房里,亲子互动的欢声笑语与面团的麦香交织,构成温馨的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当亲子合作完成的面条下锅煮沸,香气弥漫整个家庭。同学们捧着亲手制作的面条,与家长分享课堂中学到的夏至知识:“今天老师说,夏至吃面是希望我们的生活像面条一样顺顺利利!”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平时很少带孩子做面食,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了解了节气,还增进了我们的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  此次夏至主题活动,以“家校联动”为桥梁,让24节气文化走出课本、融入生活。一碗碗饱含亲子温情的面条,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生动诠释,更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生活化、家庭化”的传承魅力,为“和节气共成长”班级课程注入了温暖的家庭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