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6月下雨的周末。比起酷暑高温的暴晒,我好像更偏爱雨天出门随意走走。而雨天选择去寺庙,享受一份难得不被人打扰的清净,自觉是件很惬意的事。去灵隐寺虽路近,交通便捷,但那里几乎天天香客云集、游人如织,总觉得有点过于喧嚣。倒是偶尔去周边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转转,反而显得更轻松、自在随意些。</p><p class="ql-block"> 勇义寺是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的一座大型佛教寺庙,前身为纪念三国东吴时期倪氏三兄弟孝行的“勇义庙”,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2012年迁址扩建后更名为“勇义寺”。</p> <p class="ql-block"> 扩建后的勇义寺主殿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关帝殿、地藏殿等十余座主殿及配套建筑(藏经楼、斋堂、讲经堂等)。寺庙的一大特色是设立了“禅耕农场”,实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修行。而且它还是一座为数不多的女众寺院,里面没有僧人,只有比丘尼。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寺院里特别干净、整洁,很多细节处理的特别贴心到位,譬如各个大殿门口辅设的固定吸水防滑垫。</p> <p class="ql-block"> 原本只是想着趁雨天凉快,到此来游览一番,没曾想一走进那里,迎面就被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姐热心动问。大姐问:“师兄(寺院里的人习惯这么称呼)你刚来吗?”“是的,刚到”我随口答道。大姐又问“师兄,可是来诵经的?”我笑着摇摇头说:“不是的,我只是游客”“哦,没事没事,有兴趣来听一下,也好的。师兄你这是从哪里过来?”我答:“从杭州过来”。大姐言道“下这么大雨,师兄,你很有心啊!师兄,你饭吃过没?”我答“没呢,听说,这里有斋饭吃?”。大姐说:“师兄,斋饭11点半就结束了“哦哦哦,没事没事,我包里有吃的”。“小鸡肚肠”的我,出门带了点零食。</p><p class="ql-block"> 大姐可能是怕我饿肚子,抑或担心我在寺院吃不该吃的荤腥,便叫来另一位稍显年长师父,那师父叫我跟她走,我生平头一回走进比丘尼的宿舍楼,感觉有点像大学生寝室。不一会儿,见师父从屋里拿出来两块素饼和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芝麻豆奶糊,我连忙接过碗,跟师父言道:“🙏我胃口小,吃不下这么多东西的,饼您自己留着吧,浪费就可惜了”。师父说:“好的,不着急,你慢慢吃,别烫着”。于是,我便站在窗口,边吃糊糊,边打量着雨幕中的寺院,吃完,正想去洗碗,师父见状,一把接过碗,说,她会洗的。我只得双手合十,表示感谢。师父也双手合十,言道:下雨天,多有不便,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讲”。我忙不迭地说“阿弥陀佛,是我冒昧,叨扰师父了”。说完,连忙转身悄悄下楼离开宿舍。</p> <p class="ql-block"> 下雨天,这里几乎没有香客游人,诺大的寺院里,任凭我独自撑着伞在那里,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耳边只有雨声,鸟叫声和隐隐约约传来的大悲咒梵音吟唱。这种宁静祥和,无拘无束的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 2点不到,闲逛了一圈的我,坐在法堂门前长凳子休息,这时,陆陆续续有不少穿着居士服的大姐走了过来,刚才进寺遇见的那位大姐也来了,原来,她也是位居士啊,初见时,看她穿着日常装,我以为她只是一位普通的香客。在大姐竭力推荐邀请下,我也跟着她走进了法堂,在一群都穿了居士服的大姐们中间,我自觉显得有点突兀,坐在我左手边的一位居士大姐,建议我也换上居士服,我连忙轻声对她说道:“自己只是一名普通游客,并未皈依三宝,这居士服万万不敢穿”。前面遇见那位张居士,还教我行了基本诵经礼节,替我拿来了一瓶农夫山泉。2点整,寺院主持陆续入场,大家起身,向佛像行礼,礼毕,坐下,主持开始敲打法器,诵经大会开始了。念诵的是《妙法莲华经》,速度很快,容不得开半点小差,左右两边居士大姐都很投入,口中一刻不停,念念有词,唯有我有点滥竽充数,有口无心。第一场诵经会3点结束,居士大姐说:“师兄,你回家路远,可以先行离开,没关系的”。我一听,就像得了老师提前放学的应允,立马愉快地起身告辞。哈哈,寺庙一日游体验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