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国歌诞生地一一百代小楼

云淡风轻(拒闲聊)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云淡风轻</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31087416</p> <p class="ql-block">在繁华喧嚣的徐家汇公园内,隐匿着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法式建筑——百代小楼。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同学们怀着激动又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这次红色基地的参观之旅,去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进入小楼正好遇上一批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参观。他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严肃认真听工作人员仔细讲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及灌制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百代小楼建于1921年,周身散发着独特的法式风情。清水红砖外墙,搭配着红瓦坡顶,在绿树的环绕下显得格外醒目。北面主入口扇贝形的雨厦,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南部阳台那爱奥尼双柱的敞廊,以及弧线形的大台阶,尽显建筑的典雅与庄重。走进小楼,精美的楼梯扶手、保存完好的壁炉,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一踏入小楼,就仿佛踏入了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这里是中国唱片业的诞生地,也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灌制地。1935年,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田汉、聂耳等爱国志士挺身而出。田汉在被捕前,匆忙地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在一张香烟包装纸的背面,随后聂耳主动请缨为其谱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反复修改曲谱,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最终,这首振奋人心的战歌在百代小楼完成灌制,从此,《义勇军进行曲》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情,迅速传唱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二楼的全息影像展示。它生动地还原了当年灌制《义勇军进行曲》的场景:录音棚里,袁牧之、顾梦鹤等上海文艺界进步人士齐聚一堂,他们虽然大多不是专业演唱者,但眼神中都透着坚定和激昂。在聂耳的指挥下,他们齐声高唱,那充满力量的歌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在我们耳边久久回荡。看着这一幕,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p><p class="ql-block">全息影像展示厅是禁止拍照的,正好小学生们在一楼观看的影像资料,弥補了无法拍摄的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楼的展厅则聚焦于海派音乐文化,展示了百代小楼曾经群星璀璨的光辉岁月。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戏曲大师在这里留下了美妙的唱腔,周璇、姚莉、白虹等歌星也在这里录下了一首首经典歌曲。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和老唱片,让我们感受到了百代小楼在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海派音乐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百代小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见证了中国唱片业的发展,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义勇军进行曲》从这里诞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