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生有多难?终于考完了,昨晚儿子指着这摞书说:这一摞,退场!这一摞有多少呢?有图有真相,看图说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天天陪着他复习地生的我也大吃一惊,这一摞里有教科书,有配套练习,还有数不清的试卷讲义,最多的是各种练习资料,《一举夺魁》《一本》《万维》《图解笔记》……品种丰富,名目繁多,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各50分的地生资料,堪比考研。</p><p class="ql-block">        难是真的难。一是高分难。最近几年,地生中考难度上来了,题目活,陷阱多,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理解内化,要迁移运用,要举一反三,对于十四五岁的孩子而言,很多知识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要求真的太高了,要拿高分,必须一本本啃,一本本消化。只有拿到高分,才能取得理想高中的通行证。二是内容多。别看只有几本教材,教材是考纲,无边无际的题海才是战场。别看一周只有两三节课,课堂有限,课外无限。复习资料没有尽头,家长买,同学推荐,你有我有大家有,生怕漏了什么秘籍。一门不多,两门就不少。</p>  <p class="ql-block">  三是不喜欢。试问有几个孩子真正喜欢地理、喜欢生物的,也许喜欢过,曾经的《地理中国》也激发了兴趣,曾经的《生命密码》也探索过奥秘,但学问和兴趣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它变成考试分数的时候,对地理和生物不再有任何好感,它就是来索命的。</p><p class="ql-block">        四是不入门。有些学科的学习是讲天分的,敏感细腻的擅长文学,推理严密的擅长数学,有人天生喜欢历史,有人天生喜欢军事,初中阶段的地生,虽然只是学科的入门,但不少孩子就不喜欢,不喜欢就难以入门,学了两年,还是不懂,一点办法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五是压力大。进入初二,一次次考试随之而来,一模二模,每次都是低分,高分总是遥不可及,心慌了,怀疑了,压力陡增。倒计时后,火药味渐浓,天天读背,日日小练,夜夜公布分数,一声声催促,一句句叮咛,紧张的气氛让人窒息。撼山易,撼地生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我看了几份试卷,无论地理还是生物,都有图文材料题,既要看懂图,又要看懂材料,还要将图文结合起来分析,最后准确表达,但凡有一点知识的盲区,就完蛋了。孩子习惯识记,不会综合,命门是实践能力差,譬如学习生物是需要实验的,格物而致知,但是我们课堂上的实验一律是纸上谈兵,多得是现成的演示,很少有真实的动手。地理有多难,地球地图、陆地海洋、天气气候、居民聚落、地区国家、亚洲欧洲、自然环境、矿产资源、经济发展、地理差异、居民分布、行政划分……即使只是皮毛概况,也有很多内容。生物有多难,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生物结构、生物层次、绿色植物、人体奥秘、动物运动、生殖遗传、生物技术、健康生活……别说初中生,很多高中生也特别害怕生物,尤其是遗传基因,怎么也拎不清,请看一道选择题: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B父亲色盲,女儿一定色盲C女性色盲多于男性           D祖父母色盲,孙子一定色盲</p>  <p class="ql-block">  更难是高分。考多少分算高分?因人而异,我扒拉出往年的分数,对照学生考上的高中,考好高中的,得95分以上,如果考80分以下,就会被拉分,危险了。事实怎么样呢?一模二模,儿子的分数低到可怜,一模到二模努力了一个月,竟然毫无突破。当然,难是相对的,学得轻松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读背,仿佛学科能力与生俱来,那素养只有羡慕的份。但那毕竟是少数,多数是传统的死学,学得很累,考得很差。</p><p class="ql-block">       儿子从考场里出来,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还兴奋地告诉我,老师们都为他助力了,见到他叮嘱好好考。也许,儿子的世界真得好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