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严国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20974</p> <p class="ql-block">一一送亲游园两相宜,漫步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触摸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2日上午,我在亚洲最大、世界第四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送别亲朋好友乘坐“蓝梦之歌”国际邮轮,五天四夜的航程驶向大海,途经日韩,预祝他们旅途愉快、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 汽笛长鸣,激荡起层层浪花,那是一群老年人,奔赴诗与远方的欢畅。而中午,我漫步十余分钟,来到近在咫尺的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一场穿越时空、叩击心灵的历史之旅,就此开启。</p> <p class="ql-block">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宛如一颗镶嵌在长江之畔的璀璨明珠。东濒长江,雄浑江水奔涌不息;西倚炮台山,厚重历史静静沉淀;南迄塘后路,北至宝杨路,总面积106.6公顷的广袤天地间,63.6公顷的原生态湿地尽显自然之美,2250米沿江岸线蜿蜒伸展,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如今这充满野趣、生机盎然的湿地公园,原址竟是长江滩涂湿地,从上世纪60年代起,历经废钢渣的回填,再到地方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精心规划建设,才在时光的雕琢下,于2007年和2011年分两期建成开放,荣获众多奖项,成为沪上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漫步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内,沿途景致美不胜收,风习习、雨濛濛、人舒坦。原生态的滩涂湿地,展现着长江河口最本真的自然风貌。然而,最让我心存敬仰、驻足最久的,是那承载着中华民族苦难与新生的吴淞炮台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 踏入吴淞炮台纪念广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往昔的硝烟与战火在脑海里浮现。这里曾是军事要塞,见证了鸦片战争、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和解放上海吴淞战役等一段段悲壮而又激昂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吴淞炮台纪念广场碑文,字迹已模糊)</p> <p class="ql-block"> 广场独特的“威严之阵”“英武之塑”和“下沉展窗”设计,将历史的厚重与庄严展现得淋漓尽致,高台、中轴、斜坡,每一处细节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今天炮声已绝迹,炮台仍有魂。</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的机动之炮、威慑之炮、爱民之炮,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诉说者。那门抗击日军的机动之炮,虽已锈迹斑斑,却依然挺立如钢。遥想当年淞沪抗战,抗日战士操纵着它,凭借其机动灵活的特性,在战场上神出鬼没,一次次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屡建奇功。</p> <p class="ql-block"> 这些炮就像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用炮火捍卫着祖国的尊严。每一个炮管的纹路,每一处磨损的痕迹,都是它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印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日子,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不屈不挠、奋勇杀敌的英勇身姿。</p> <p class="ql-block"> 威慑之炮,更是一段传奇的象征。当我站在它面前,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它发出的那震天动地的怒吼。此炮曾击伤日军第三舰队司令、日本亲王伏见宫博义,这一壮举震动了日本朝野,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它如同一柄高悬的利剑,威慑着敌人的嚣张气焰,让侵略者明白,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领土不容侵犯。</p> <p class="ql-block"> 而解放上海的爱民之炮,承载着的是解放军对人民最深沉的爱。为了让上海完整地回归人民手中,我军进入市区后,毅然弃用重炮,选择用血肉之躯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这些战炮虽未在解放上海的市区战斗中轰鸣,但它们的“沉默”却胜过千言万语。</p> <p class="ql-block"> 它们见证了我军战士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大上海,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情怀。眼望着炮身,仿佛已看到那份滚烫的爱民之心,眼眶不禁湿润,心中满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与感激。</p> <p class="ql-block"> 站在吴淞炮台纪念广场,望着远处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历史的风似乎从耳畔呼啸而过。曾经的战火纷飞已化作今日的岁月静好,那些锈迹斑斑的战炮,是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是精神的火炬,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不仅是一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丽景点,更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铭记历史,汲取力量,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因为我们深知,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定当倍加珍惜,不负韶华,不负这山河无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