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有新港(丹麦🇩🇰)

佟铃小姐

300年历史的新港 美篇号:3518981 <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的新港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故事:</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建设背景:新港是一条人工运河,开凿于1669-1673年,由丹麦士兵和瑞典战俘挖掘而成,将海水直接引进国王新广场,目的是把海上交通引入城市中心,以促进哥本哈根的经济发展,它也是当时从海上通往内城的门户。</p><p class="ql-block">◦ 功能演变:建成后,新港迅速成为哥本哈根重要的商业港口,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汇聚于此,带来了丰富的货物和多元的文化。随着远洋船舶越来越大,后来新港被丹麦国内的小型货运船舶使用。二战后,陆地运输兴起,小型船舶运输在哥本哈根港口逐渐消失,新港基本没有了船舶交通,变得冷清。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港协会成立,旨在振兴该地区。1977年,新港被开辟为古迹船和博物馆港。1980年,新港码头改为步行街,成为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相关故事</p><p class="ql-block">◦ 安徒生的足迹: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曾在新港居住过18年,他曾住在20号公寓,在那里于1835年写出了第一部世界著名的童话。1848至1865年,安徒生住在67号。1873至1875年,他又住在18号。据说《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经典童话就是在新港的某间小屋里诞生的。</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娱乐与喧嚣:新港从一开始就非常热闹,船只装卸货物,周边房子成为商店、酒吧和住所。这里曾是水手、商人和艺术家们的聚集地,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也因啤酒、水手和卖淫而声名狼藉。</p> <p class="ql-block">◦ 纪念意义的铁锚:在新港与国王新广场相接处,有一个巨大的纪念铁锚,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1700多名丹麦海军官兵、商船船员及盟军人员。这个锚来自1872年的菲英号护卫舰,每年5月5日丹麦解放日,都会在此举行官方仪式纪念逝者。</p> <p class="ql-block">◦ 影视与文学中的新港:新港出现在许多丹麦电影中,如《奥尔森帮》系列电影。在2015年的电影《丹麦女孩》中,新港是埃纳尔(埃迪·雷德梅恩饰)和格尔达(艾丽西亚·维坎德饰)生活的地方,也是莉莉首次公开露面的地点。</p><p class="ql-block">此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对新港的描述,诗人汤姆·克里斯滕森在1922年的诗歌《新港奥德赛》中,描述了一个少年在新港与许多类似荷马史诗《奥德赛》中人物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其实,哥本哈根新港的房子是大家观后的最大收获其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色彩缤纷:房屋外墙色彩多样且鲜艳,有明黄、淡粉、天蓝等,为街道营造出活泼、童话般的氛围,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古朴:多为17 - 18世纪的建筑,保留着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元素,外观精致,山墙造型独特,装饰有精美的浮雕与线条,细节处彰显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与运河融合:房子沿运河两岸整齐排列,布局紧凑,其立面与运河平行,形成独特的线性景观。许多房屋设有临河窗户与露台,便于居民和游客欣赏运河船只往来的景致,形成了人与水紧密相连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功能多元:这些房子早期多作仓库、码头工人住所。如今,底层多为餐厅、咖啡馆、酒吧或特色小店,上层常作为住宅或民宿,延续着商业与居住相结合的传统功能模式,充满生活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