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淑敏“昆仑之约”有感,(文字;AL协助)

雨竹

<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2025年酷夏,</p><p class="ql-block">我有缘遇到“昆仑约定”</p><p class="ql-block">"当书页翻开五千米的雪线,</p><p class="ql-block">我触摸到的不只是墨香,</p><p class="ql-block">更是一代人用体温焐热的信仰。</p><p class="ql-block">那些被高原风沙打磨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在云絮的褶皱里轻声絮语——</p><p class="ql-block">原来有些约定,</p><p class="ql-block">是生命与永恒的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昆仑之巅的信仰之约</p> <p class="ql-block">  翻开毕淑敏的《昆仑约定》,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门。零下四十度的凛冽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海拔五千米的稀薄空气让人喘息维艰,而在这片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荒芜之地上,一群年轻的生命正以血肉之躯对抗自然的暴虐,用信仰的火种点燃永恒的星光。这部70万字的长篇巨制,不仅是作家对一座山的承诺,更是一代戍边军人用生命镌刻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一、冰与火的淬炼:</p><p class="ql-block"> 生命在极限中的绽放</p><p class="ql-block"> 小说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原戍边为背景,将镜头对准军区诊所的年轻医护群体。郭换金、景自连、麦青青等人物在物资匮乏、医疗简陋的极端环境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死考验。当古墨夫妇因高原病双双殒命,当景自连为救战友被弹片击中,当楚直军医"以身试医"献出生命,这些场景没有渲染悲壮,而是以冷静的笔触呈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毕淑敏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了时代的冻土层——"上层的雪最冷,中层的雪孤单压抑,下层的雪被重压挤扁",这不仅是自然雪层的写照,更是对人性在绝境中蜕变的隐喻。</p><p class="ql-block">特别令人震撼的是对"死亡"的文学处理。当郭换金为牺牲的战友擦身穿衣时,那个"类似小鸽子的轻盈一吻"成为绝响;当烈士陵园的墓碑如"齐崭崭断裂的半截刺刀"刺向苍穹,死亡的庄严感超越了个人悲欢,升华为对信仰的终极礼赞。这种将个体命运融入时代洪流的叙事,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闰土,既</p><p class="ql-block">承载着苦难的重量,又闪耀着生命内在的光辉。</p><p class="ql-block">二、云端的守望:爱情与理想的双重变奏</p><p class="ql-block"> 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爱情呈现出别样的形态。景自连牺牲前写给郭换金的信中,"我爱你,排山倒海"的炽热告白,与部队纪律形成强烈张力;麦青青将电影胶片染色的书签赠予恋人,潘荣用派克钢笔传递战利品的深情,这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细节,在物资匮乏的高原显得尤为珍贵。毕淑敏以医者的细腻,捕捉到爱情最本真的模样——它不是风花雪月的消遣,而是在生死考验中依然选择坚守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小说中的情感线索始终与家国大义交织。当郭换金在行军途中准备"失足"落崖时,仍想着留下物资给战友;当叶雨露因"病号饭"与炊事员发生关系,最终在战友的庇护下重获新生,这些情节揭示了一个真理:真正的浪漫主义,是明知前路艰险仍义无反顾的担当。正如小说结尾处潘荣的誓言:"我拼了命,死在你之后",这种超越生死的约定,正是对"昆仑精神"最深刻的诠释。</p><p class="ql-block">三、历史的回响:精神丰碑的当代启示</p><p class="ql-block"> 作为毕淑敏"昆仑宇宙"的集大成之作,《昆仑约定》填补了当代军旅文学的空白。作家以70岁高龄三次急诊、四次住院的代价完成创作,这种执着与书中人物何其相似——郭换金从懵懂少女成长为坚韧军医的过程,正是毕淑敏自身生命轨迹的投射。当她说"终于完成了对一座山的承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记忆的复苏,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在当下这个充满焦虑与内耗的时代,这部作品犹如一剂古老的解药。它告诉我们: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人没空矫情;在生死面前,所有的得失都显得微不足道。那些用生命丈量信仰高度的战士,那些在云端守望理想的灵魂,早已化作昆仑山脉的一部分,成为永恒的风景。正如小说开篇所言:"这里的故事,只有云知道",而今,通过毕淑敏的笔触,这些故事终于穿越时空,在读者心中激起永恒的回响。</p><p class="ql-block">合上书页,昆仑山的雪光依然在眼前闪耀。那些年轻的生命或许已化作山间的云絮,但他们用热血铸就的约定,永远飘荡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当代人的召唤——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排山倒海"的赤子之心?是否还能像昆仑战士那样,用生命诠释信仰的重量?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片飘过头顶的云朵里。</p><p class="ql-block"> 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毕淑敏(1952~),女,</p><p class="ql-block">著名的一级作家、主治医师、文学硕士。祖籍山东文登(今山东文登),生于新疆伊宁(今新疆伊宁)。</p><p class="ql-block">曾赴西藏阿里当兵11年,任卫生员、军医,回北京后任内科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