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北之行(之十二)</p><p class="ql-block">——山海关</p><p class="ql-block">离开沈阳,大巴车载着我们沿着京哈高速朝山海关方向驶去。山海关是我们此次东北之行的最后一站,之后便踏上回家之路,结束为期13天的东北之行。</p><p class="ql-block">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今晚我们就住在那里。</p><p class="ql-block">13点22分,大巴车通过山海关收费站,山海关到了。</p><p class="ql-block">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先到酒店办理入住,而是就近去了老龙头景区。</p><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在山海关南侧临海高地选址,设立南海口关作为长城起点,并修建宁海城形成海防要塞基础框架。</p><p class="ql-block">万历七年(1579年),戚继光为抵御后金骑兵从海上入侵,主持增筑入海石城。这段延伸入海7丈(约23米)的花岗岩结构,采用铁水浇铸缝隙,形成“长城探海”的奇观,彻底填补了海上防御缺口。</p><p class="ql-block">在老龙头,正是烈日当头。有心触摸斑驳旧痕,重温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抗击历史。</p><p class="ql-block">城墙带着温度,不忍回顾积贫积弱年代,曾遭日军蹂躏的惨痛教训,却更愿意深情讲述今日之钢铁长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砖一瓦的故事》 宿建平 摄影</p> <p class="ql-block">从老龙头回来,我们一行在位于山海关景区附近的京山宾馆下榻。这是一家中式建筑风格的民宿,青砖灰瓦、红漆廊柱、雕梁画栋,私家园林一般,内部则完全采用现代风格装修,与商务宾馆毫无二致。</p><p class="ql-block">晚餐时间到了,21人分两桌就座,共同品尝酒店老板为我们精心准备地方名吃“山海关浑锅”。火锅很象我们冬天里吃的什锦火锅一样,只是食材不同而已,这里的浑火锅是海鲜唱主角。饭前,领队还拿出一面金广角旅拍俱乐部的队旗,挂在墙壁上,让每名队员签名照像,以示纪念。满满的仪式感,标志着此次东北之行即将圆满结束,期待大家再次相逢相聚,一同畅快旅拍。席间,大家频频举杯庆贺,互加微信,珍惜十多天来建立起来的真挚友谊。</p> <p class="ql-block">晚上,欢看在天下第一关景区内上演的迎宾典礼、非遗表演——打铁花及灯光秀等,其采用声、光、电现代科技技术营造出的恢宏气势,大国风范,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不屈不挠的华夏民族,同仇敌忾抗击外敌侵略的英雄壮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所带来的和平与安宁的环境,真是一幅波澜壮阔、和谐美好、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动人画卷!</p><p class="ql-block">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山海关早已失去了它的防御功能,转而成了一处旅游打卡之地,其地标意义博大而深远,吸引着无数关内关外的人前来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漫步古城商业街头,感受夜经济的繁荣,一时还真没有那种聒碎的“乡心”。</p><p class="ql-block">(注: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二O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写於山海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