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江西省小学数学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 课堂提质增效”教研活动于2025年6月21日至22日在上饶市万年县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汇聚全省数百名数学教育工作者,通过专家引领、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围绕“如何以关键问题撬动课堂变革”展开深度探索。活动现场,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分享经验,共同破解教学难点,为构建高效课堂注入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上午,万年县第一小学徐青青老师带来了第一节精彩课例展示《玩”转”机器人一—旋转的再认识》,课堂上徐老师以“编程机器人”数学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在“玩”中深化对旋转本质的理解,真正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学生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惊奇的光芒,这堂课不仅让学生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创新探索的种子,看到数学与科技紧密相连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章贡区小学数学教研员胡雅楠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胡老师从实物图引入,让学生直观感知倍,又借助摆小棒、画图表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契合其形象思维特点。特别喜欢的是胡老师在每个环节中都进行了对比运用辨析,这种结构化教学真正为课堂提质。</p> <p class="ql-block"> 渝水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欧阳琼给大家讲座的内容是《共融·共生·共成长——新余市渝水区小学数学区域教研驱动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探索》,她从这三面做了以下经验分享:①共成长,看见变化,收获素养落地的“生长力”;②共生,激活动能、创建双向赋能的教研新机制;③共融,打破壁垒,构建多维联动的教研生态圈。</p> <p class="ql-block"> 东湖区小学数学教研员谢寅老师讲座的内容是《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选材策略与实践》,谢老师从这两大方面做了详细经验介绍:①超越学科的知识融合;②项目化学习的选材策略,从生活场到学科本质。</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针对上午的两节课题以及两个讲座进行了面对面的圆桌教研,专家们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解题能力,更应关注孩子的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下午,南昌市站前路教育集团华侨城校区付智异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课例是《总复习—一表内除法》,付老师打破传统复习模式,让学生用一个除法算式关联有关除法的多个知识点,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打开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张张知识脉络。</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项目化学习教研员、浙派名师徐雪刚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学科项目化的整体推进的案例设计》,徐老师从2022新课程标准关键词开始梳理:①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思考为例,讲述了备赛要整体观照,凸现单元核心概念;②以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要关联要素, 构建图形认识一致性;③介绍了绍兴小数作业改革1.0-3.0的实践路径。</p> <p class="ql-block"> 6月22日上午,九江市武宁县第八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吕玉辉给我们分享的是《循课标之光,育数学素养一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分享》,吕校长分别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分享:①深耕教师专业发展,筑牢素养培育根基;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素养培育主阵地;③优化作业系统设计,延伸素养培育链条;④拓展学生活动实践,搭建素养培育平台。</p> <p class="ql-block"> 万年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周美清给我们分享的是《跨界融合,构建数学课程育人新生态》,周老师结合2025年举办的万年县“凸显数学本质,实现学科融合”课堂教学团队大比拼中分享了以下内容:①政策领航,扎根沃土,融合探索;②多元融合,创新实践,课堂上的惊喜与成长的初心与使命;③沉淀反思,明晰方向,在探索中的总结与前行。</p> <p class="ql-block"> 南城县第二小学教师杨池给我们带来的课例展示是老师《数学广角一一搭配》,这节课紧扣“搭配”核心,以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借助操作、图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突破有序搭配难点。</p> <p class="ql-block"> 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教师卢琳娟带来的课例《鸡兔同笼》,卢老师通过猜谜语引出“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从猜测、列表到假设法逐步探究,思维训练层层递进。注重数学思想渗透,鼓励多样解法。同时在假设法讲解时,让学生结合直观图示辅助理解,增加了师生互动,帮助了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教学效果很好。</p> <p class="ql-block"> 宜春丰城市实验小学教师姜红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是《复习与关联——数与运算》,姜老师从一张课本学习目录开始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用“1、6、10、35、77、100”这6个字从数数、大小比较、读写、组成、顺序以及数的运算串起整堂课的复习,然后选择“67”这个数字再次串连知识点,让学生再次形成知识结构图。</p> <p class="ql-block"> 圆桌教研中,专家们分别对上午的3节课例进行了点评,专家们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 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课堂中学生的生成资源。</p> <p class="ql-block"> 6月 22日下午,赣州市武陵小学书记刘才军讲座的主题内容是《基于“石”文化特色的幼小街接适应性课程设计与实施》</p> <p class="ql-block"> 吉安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宋洋以《循教材脉络,筑过程之基:以“10的再认识”为例谈过程性目标的落地实施》为主题内容作了详细经验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上饶市教研员潘红霞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为大家作为精彩汇报。</p> <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教研活动,我收获颇丰,犹如在数学教学的迷雾中寻得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后续教学的前行道路。此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示范课、圆桌研讨等多个环节,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为我们剖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 一、<b>项目化学习:开启探索式学习新旅程</b></p><p class="ql-block"> 通过专家们的讲座,我体会到了项目化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抽象。而且,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这样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p><p class="ql-block"> <b>二、多学科融合:构建知识大融通桥梁</b></p><p class="ql-block"><b> </b>多学科融合是此次教研活动的一大亮点,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思政融合,让红色基因在数学课堂中传通过多学科融合;科技融合,用科技与创新点亮数学课堂打破学科界限;文化融合,寻根本土文化,让数学更有温度;我们通过跨界融合,实现“数学+”课程教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b>三、“双减”背景下作业分层设计:因材施教的有效举措</b></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业分层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研活动中,我学习到作业分层设计可以从作业难度、作业量和作业形式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五类作业:①运用单元视角,设计“整合型”单元作业。②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应用型”单元作业。③经历探究过程,设计“跨学科”单元作业。④加强动手实践,设计“操作型”单元作业。⑤依据数据统据,设计“实验型”单元作业。</p><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我会将此次教研活动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与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