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总称,其中“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和清漪园(颐和园)。颐和园一年四季、一天四时景色各异;堪称摄影师的天堂。最近因有事情要去西苑办理,所以顺道多去了几次颐和园,尤其周末这次恰逢雨过天晴,拍得几张小片留念。图:廓如亭</p> <p class="ql-block"> 铜牛镇水</p> <p class="ql-block">晓 看 天 色 暮 看 云 </p><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 四大部洲大图</p> <p class="ql-block"> 原大殿柱础石,极具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十七孔桥头瑞兽</p> <p class="ql-block"> 狻猊/望天吼/趴蝮三种说法,本人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望天吼,守望镇水!</p> <p class="ql-block"> 谐趣园几幅,据说是嘉庆帝为了孝顺他爹而建的这处园中园。</p> <p class="ql-block"> 一半睡莲一半青莲</p> <p class="ql-block"> 知鱼桥</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建筑群,这是颐和园主题建筑是乾隆为母祝寿而建,同时也慈禧老佛爷念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登上佛香阁,远眺西山能够清晰看到玉峰塔</p> <p class="ql-block"> 画中游景区建筑群,画中游建设灵感据说来自乾隆爷梦境。</p> <p class="ql-block"> 撷秀 亭子匾额写有“撷秀”二字</p> <p class="ql-block"> 听鹂馆建筑群 这里应该是在颐和园最早听戏的地方。现辟为喝茶用简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四大部洲建筑群,四大部洲的四座塔分别是 红、白、黑、绿 四座 喇嘛塔 ,它们分别代表佛教中的“四智”:红色象征 成所作智 ,白色代表大圆镜智,黑色寓意平等性智,绿色则象征妙观察智。</p><p class="ql-block"> 这四座塔位于颐和园四大部洲景区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具体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周围。四大部洲是根据佛教宇宙观布局的建筑群,包括东方的胜神洲、西方的牛贺洲、南方的赡部洲和北方的俱芦洲,以及周围的八小部洲。</p><p class="ql-block"> 这些塔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见证了历史的沧桑。1860年,四大部洲不幸被美法联军焚毁,但经过多次修复,如今依然气势磅礴,展示了汉藏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知春亭 是欣赏颐和园风景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德和园大戏楼 中国清代有三大戏楼驰名中外,它们是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故宫博物院畅音阁大戏楼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清音阁大戏楼。它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它位于仁寿殿西北。“德和”出自《左传》:“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平气和,从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此楼专为慈禧看戏而建,大约也是取这个意思。专门为慈禧六十岁生日而建。</p> <p class="ql-block"> 德和大戏楼 相当于如今的国家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仁寿殿 是颐和园行宫办公场所,门前龙凤很有讲究,此龙称乞丐龙象征皇帝当时的地位,门前的麒麟是圆明园遗物</p> <p class="ql-block"> 麒麟神兽(圆明园遗物)</p> <p class="ql-block"> 仁寿殿(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是颐和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p> <p class="ql-block"> 远眺十七孔桥(佛香阁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