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进入尼泊尔的第五天,早餐后团队乘车前往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博卡拉。</p><p class="ql-block"> 觉得这一段公路比加德满都到奇特旺那条公路的路况要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很多路段是这种有隔离带的双向4车道,超车比较方便。但也会遇到一些正在修路的路段,那时就变成双向两车道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导游添加了一个途中的自费项目,就是去班迪布尔小镇打卡,有部分队友没有参与。车到途中的一个加油站时,他们下车去休息,我们就随车上山去了班迪布尔小镇。</p><p class="ql-block">这是在山上看到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 班迪布尔是尼泊尔中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山脊小镇,以其保存完好的纽瓦丽文化、传统建筑和宁静氛围闻名。 这座海拔约980米的云端小镇始建于18世纪,曾是印度与中国西藏贸易路线上的繁华驿站,后因上世纪60年代普利特维公路的改道而逐渐沉寂了下来,不过这反而保留住了它原始的风貌,这里以尼泊尔传统的红砖雕花建筑、石板路和慢节奏生活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打卡。这里的居民淳朴友善,常见晒太阳、发呆的悠闲场景,孩童嬉戏、狗慵懒躺卧,氛围宁静。</p><p class="ql-block">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班迪布尔小镇的场口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小镇场口的一幢建筑,不过从建筑成色上看,应该是近些年翻建的仿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旅游区,小镇已经开始有一些商业化的店铺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 班迪布尔小镇居住的主要民族是纽瓦丽人 ,他们被认为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住民,据说他们并不全都是东方的蒙古人种,还有许多是雅利安人 。</p><p class="ql-block">这个带着鼻环的老人应该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纽瓦丽人。</span></p> <p class="ql-block">坐在门口发呆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躺平的狗狗们真优闲。</p> <p class="ql-block">墙上张贴的一些广告画。</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班迪布尔小镇上。</p> <p class="ql-block"> 小镇里旅拍店的广告,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租服装拍照。</p> <p class="ql-block">小镇里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这个不知是纪念的啥?</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很有些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建筑上的窗户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与小镇里的原住民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小镇里拍到一朵奇异的花卉,百度上查到这花名叫“火鸟蕉”。</p> <p class="ql-block">小镇里破败了的老楼房。</p> <p class="ql-block">小店门口挂着的装饰玩偶。</p> <p class="ql-block">店铺前的门廊。</p> <p class="ql-block">小镇里依山建筑的居民楼。</p> <p class="ql-block"> 在小镇餐馆里就餐,这盘饺子250卢比,大约折合人民币13元。</p><p class="ql-block">谢谢帮忙拍照的那位队友!</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吃饺子时身后的那幢楼房。</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班迪布尔小镇时是当地时间将近11点钟,离开时是12点钟过一点,返回大巴车停车场时路遇一辆当地的客车,你别说,尼泊尔车辆的涂装还是很艳丽的。</p> <p class="ql-block"> 当地时间下午2点40左右,大巴车进入了博卡拉,这是在车上看到的部分城区。</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卡拉后,导游安排团队去打卡的第一个景点是尼泊尔的世界和平塔。</p><p class="ql-block"> 从停车场到世界和平塔的山上先要经过一路山路,路边有不少摊贩,以出售宗教类的工艺品居多,不清楚是他们本地的产品的还是从中国义乌那里进的货?</p> <p class="ql-block"> 走到山门处了,看到山门的门匾上居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日本汉字书法。后来从百度上看到介绍,这个世界和平塔是由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四国的佛教徒于2000年集资建造的,估计是日本人出的钱最多,所以才以日本的名义做成了这个门匾,不过历史上尼泊尔人与日本人也并没有什么民族仇恨,所以他们能够接受日本的佛教文化也能理解。</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在山上还建了一个小寺庙。</p> <p class="ql-block">这里日本寺庙里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走到世畀和平塔了,这座塔为通体白色实心的佛塔,高115英尺(约35米),塔顶采用黄金铸造并镶嵌锡兰蓝宝石,四面供奉着不同风格的镀金佛像,分别展现释迦牟尼佛诞生、觉悟、初转法轮和涅槃的四个阶段。作为博卡拉现在的地标,这里既是佛教圣地,也是观赏喜马拉雅山脉的日出日落、俯瞰费瓦湖全景的热门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 最初在山上看到这座塑像不知是谁,因为看不懂碑座上的尼泊尔文字,但从服装看就知道肯定是个尼泊尔人,于是就把他拍了下来。在做这个美篇文章时,用百度搜索了一下,百度上介绍这尊雕像是尼泊尔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拉姆·马哈尔·阿迪卡里。他是尼泊尔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以其深厚的梵文功底和对尼泊尔语文学的卓越贡献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阿迪卡里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尼泊尔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尼泊尔历史上,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世界和平塔山上的一处观景点,后来才知道,在这里不光是可以看到博卡拉市内美丽的费瓦湖和城区,还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壮美的安纳普尔纳峰和鱼尾峰,但那时尽管天气晴朗,但那些雪山都被远处的云层给遮挡住了,我们当时也不知道雪山就在那边,没有看到雪山就下山了,现在想起还是觉得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俯瞰博卡拉城区。</p> <p class="ql-block">与博卡拉城区相邻的费瓦湖。</p> <p class="ql-block"> 从世界和平塔那座山上下来后,导游带领团队去了博卡拉城内的大卫瀑布,这个瀑布是尼泊尔博卡拉最著名的瀑布之一,以其独特的地下溶洞景观和悲情的命名由来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这个瀑布由费瓦湖附近的河流形成,水流湍急,雨季时尤为壮观,下方连接地下溶洞,常现彩虹奇观。</p><p class="ql-block"> 大卫瀑布是因1961年瑞士探险者大卫为救落水女友双双遇难而得此名,这个名字含有警示意义。又因这个瀑布的水流湍急、暗洞危险,也被人们称为“魔鬼瀑布”。</p> <p class="ql-block"> 景区为了游客们的安全,在溶洞周边设立了护栏和警示标志,避免人们靠近湿滑的边缘,出现危险。</p> <p class="ql-block"> 大卫瀑布景区里有个像石磨样的物品,据导游介绍这是代表着当地人的一种生殖崇拜,中间那个石柱代表的是男性生殖器,下面那个磨盘状的则是代表的女性生殖器。</p> <p class="ql-block"> 从大卫瀑布景区出来后,团队前住旅游大巴车的停车处,在途中路边房前的一个平台上,看到了一位就地躺平的尼泊尔人。</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近5点钟,我们到达了下榻的酒店,于是分配房间,进房休息一下。</p><p class="ql-block"> 这家酒店的庭院里种了许多这种花卉,觉得很漂亮,于是拍下照片扫一扫后得知,此花名叫“龙吐珠”。</p> <p class="ql-block">酒店里墙上的蜥蜴。</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里休息了一会后,导游带领团队去了酒店附近的街上,顺便让大家自行去解决当天的晚餐。</p><p class="ql-block">这是街上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这是街上旅行社针对中国游客推出的一些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街边可以看到尼泊尔普通市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费瓦湖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个当地的中国餐馆里吃了晚餐后就回房休息了,领队通知团队将在明天凌晨4点钟出发,乘车去山上的观景台观看雪山和日出,期待中。</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的分享!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