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弄

bichun_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为《投名状》所以对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多少会有些主观上的好感,硬件上看电影质感是蛮好的(特效略略挫了些)演员的演技也都在线,内容上目前看是无功无过,借由小人物看大时代,天地樊笼,每个人都有善恶因果,算不上全员恶人但是都有可以理解的劣根性,杨幂很适合王许梅这个角色,以及我感觉雷佳音在《绣春刀》吃面条在《酱园弄》又吃面条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接个面条🍜广告吧,看他吃东西真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便是太平年小人物的命大多也不过苟且,何况乱世,草芥一词还是太看得起人了,电影似乎想要表达的是女性觉醒的艰难但是我想探讨的倒不是这个,因为女性争气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还是太苍白,底层人在任何时代下都是蝇营狗苟,举步维艰的生活,</span>每日一早在悲切的闹铃声中起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一个荒诞的大门被打开,人们抬起钝重的双脚,去精挑细选一套得体的衣物来矫饰惶惑的一天,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在对生活无端的热爱中充满了对他人的关怀,对自身所拥有漫不经心的炫耀,带好社会人的面具开始工作,周而复始。</p><p class="ql-block">排除异己是人群至高无上的原生权,大多数人在自我觉醒后就一直活在两个被割裂的世界里,直到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新阶段里人性被放大,我们开始拥有巧夺天工的演技,拥有活命的本事,开始和神性的社会意识抢夺一部分的自我:我到底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我爱男人还是女人?人和秩序遥想对望,开始了成年后的第一场大型叛逆期,这就是有些黑子看电影就讲性别对立开始引流的底层逻辑,人生最艰难的部分是“初醒”,睡着的时候不觉得不妥,光怪陆离也好,魑魅魍魉也好,都当是梦呓,都顺理成章,稳妥地信手拈来,但是醒来的那一刻就不同了,一切的合理都被粉碎,世界在顷刻坍塌,所依仗的全部规则都被证明是谬误。然后坐在地上哭也好,不断反驳说“我不相信”也好,都会有这个阶段。有的人大半生都在这个阶段里徘徊,装睡,妄图回到梦里。这样固执地活在废墟里的委屈,只能找相同境遇的人组成联盟才能消解,互相捂住眼睛,大声驳斥和推拒向提供帮助的人,这是一种活法,新中国懵懂初醒,新的女性意识觉醒,都是导演想要借“醒”来提示我们当下需要什么,我们当下需要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大概是另一种活法。从崩坏的梦境里脱身出来,试图去接受一个惊讶的新世界。去通过触摸粗糙的现实,来重建一个真实的世界观。一开始都不会顺利的,但重要的是只要开始,总有渐入佳境的一天。</p><p class="ql-block">这种余震般的惊醒会重复数百次、数千次,碾来碾去,留下万千车辙。但还是要醒。</p><p class="ql-block">人间世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勇敢的人帮助他人,如果不爱是遗憾,爱是磨难…</p><p class="ql-block">那我建议姐妹们一起踹了老公抱团养小孩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