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2日下午,老师们的培训热情依旧不减,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陈水章老师带来的 “核心素养下科学课教学创新与自制教具” 专题讲座,成为科学教师国培中熠熠生辉的篇章,为一众科学教育人点亮教学新航标。</p> <p class="ql-block">讲座伊始,陈老师聚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到态度责任,抽丝剥茧般解读。他强调,科学观念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后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小到物质变化,大到科学本质、人与自然关系,都需融入教学;科学思维则是教学生用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看世界,像探究自然现象时,引导学生从现象抽象出模型,再用模型解释规律;探究实践要让学生真动手、真探索,从提出问题到实践验证,完整经历科学探究;态度责任更是立德树人关键,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以及用科学守护自然、社会的责任感。这一番阐释,让老师们清晰锚定科学教学 “培养什么人” 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重磅推出 “激探创造” 课堂模式,为教学创新搭建清晰框架。“激” 环节,他分享诸多巧思:用趣味情境点燃兴趣,比如讲 “热空气上升”,先展示自制 “风车 + 塑料瓶” 教具,问 “怎么让风车转起来”,瞬间抓住学生目光,激活思维;“探” 阶段,鼓励自主与合作,像探究 “磁铁吸引”,让学生分组用身边材料测试,用检核表发明法等梳理发现,在碰撞中深化认知;“创” 与 “造” 则聚焦知识应用,布置驱动性任务,如让学生用科学原理设计 “环保小装置”,跨学科整合知识,实践造物。从 “授之以鱼” 到 “授之以渔场”,理念转变下,是课堂从 “教师讲” 到 “学生探” 的蜕变,陈老师用案例说明: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再是知识容器,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p> <p class="ql-block">自制教具环节,堪称 “魔法时刻”。陈老师手持一个个 “宝藏教具” 登台,他详解自制教具定义 —— 简便取材、师生动手,强调其 “低成本、高实效” 优势:材料来自生活,塑料瓶、卡纸、橡皮泥随手可用;更关键的是,这些教具精准破解教学难点,把抽象科学原理 “掰碎” 成直观现象,让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p> <p class="ql-block">课间休息时,培训室的热度丝毫不减。陈老师身旁迅速围拢起一群老师,大家带着教学中的疑惑与灵感,争先交流。讨论声、惊叹声交织,小小的休息间隙,成了思维碰撞的 “加餐时刻”,老师们在交流中汲取经验,也更深刻感受到 “教学创新共同体” 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陈老师特意留出答疑时间,直面小学科学实验痛点。老师们踊跃提问,从实验设计到学生评价,陈老师耐心解答,思维碰撞间,诸多难题迎刃而解,培训室里,专业成长的氛围愈发浓厚。</p> <p class="ql-block">这场讲座,是知识的盛宴,更是科学教学创新的 “实践指南”。陈水章老师以扎实的经验、前沿的理念、实用的技巧,带领老师们穿越 “教学迷雾”,看清核心素养落地路径。相信返程后的课堂,会因这场培训焕发新活力 —— 学生们将在创新教学与自制教具陪伴下,更快乐地探索科学,而科学教育人,也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奔赴培育核心素养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编辑:向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