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2):泉州之夜

红牛

花巷是泉州的古街,东起中山中路,西接许厝埕、新路埕,直抵新华路全长700余米,泉州人习惯把花巷、许厝埕、新路埕统称为“花巷”。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泉州子城南门崇阳门西侧的市曹区域,元代因驻军得名“蒙古巷”,明代闽南语谐音演变为“梦粿巷”,清末民初因扎花手工业聚集形成专业市集,故称“花巷”。巷内存留唐代城墙遗址、宋代真济亭、明代顾珀府第等历史遗存,保留洋楼、百年照相馆、天主教堂等融合闽南与西洋风格的建筑 花巷古已有之。唐代,泉州子城有四门,此巷在子城南门西侧;到了元代,因南下蒙古官兵在此驻扎,被称为“蒙古巷”;元明鼎革后,出于民族隔阂,时人以闽南语谐音称之为“梦果巷”(又作梦粿巷);清末以来,泉州扎花艺人在此落户,市民婚丧喜庆之际,花店熙来攘往,巷子因此得名“花巷”。因扎花手工长盛不衰,1960年董必武游泉州时曾题诗感慨:“清泉随地涌,曲巷有花斋。” 花巷有很多名胜,如:花巷64号道教真济宫;花巷31号百年罗新照相馆;花巷89号古厝并立的傅宅;许厝埕25号花巷天主教堂;泉州第一所女子学校启明女校; 花巷46号, 吴宅始建于20年代,一位在南洋经营金铺生意的华侨所建,曾为两落两进。现吴宅一楼是闽南建筑风格的红砖白石,门楣上的“延陵衍派”四字。二楼则是水泥外立面上点缀着中国传统金钱纹,窗户则是异域风情的伊斯兰风格。门楼似的墙面围出一个中空的空间,仿佛是一个小天井,坐在里面望着街景,仿佛能感受到旧时商人的松弛感。闽南古厝与西式风格的叠加,展现了主人一生的轨迹,一半在故土,一半在海外。 由泉州文旅集团打造的花灯,一出现就成了网红打卡点。这座走马灯造型的花灯,通过旋转画面呈现泉州传统文化,在灯光的映衬下光彩夺目,有着良好的文化展示效果。 来到中山路,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南洋式的建筑精华,是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是1960年董必武来泉州时留下的诗句,其中,“南北一条街”指的就是中山路。与伫立近千年的东西塔一样,中山路也是泉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百年中山路,千年刺桐城。中山路像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串起罗马式钟楼、陈光纯故居、花桥慈济宫、府文庙、泮宫等古城的重要文物史迹,走在这里就像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 在中山路上拍摄的花巷夜色 泉州中山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泉州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泉州市中山路于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它长达二公里多,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 在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它那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泉州侨乡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珍视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色彩。 来到泉州中山路美食打卡地-----灶婆巷餐厅,品尝闽南美食。 【灶婆姜母鸭】、【灶婆豆花】、【阿嫲薄饼】、【石锅手打牛柳】等。 中山路步行街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民国商业老街,建筑风格融合了闽南和南洋的特色,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走在街上,仿佛穿越回了民国时代,那种感觉真的很棒。而且,如果碰到下雨天,两边的骑楼还能给你遮风挡雨。 花巷巷口 柱廊式骑楼下,手工艺品店、服装店、特色小吃店等各色商铺林立。建筑外各式各样的砖雕、老字号招牌嵌于楼体,时间这条主线串起了时代的遗珠。 泉州侨批馆是全省首个侨批展示基地,由泉州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文旅集团联合建设,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中山路,于2021年10月14日开馆。其所在建筑为陈光纯故居,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由著名泉州籍旅菲华侨陈光纯先生于1921年所建,是泉州近代早期番仔楼的典型代表。 泉州泉南基督教堂始建于1863年,由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创立,1877年完成主体建设。该教堂总占地面积3500余平方米,新堂建筑高41.5米,配备中央空调、电梯等设施,可容纳2500人进行宗教活动。现由主任牧师苏伟垣负责管理,遵循三自办教原则开展活动,2023年曾开展捐书助学等社会服务项目 。作为中山路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其"爱"字墙景观被纳入泉州古城文化旅游推荐线路。 走到这教堂前,街边有卖艺的。萨克斯手吹着怀旧金曲。悠扬的旋律在古街上回荡,旁边蹦出个年轻人对着手机直播。这种新老交融的画面,小孩在玩耍、跳舞,还真是绝了。 漫步在中山路,整个街区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鲜明,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演艺、非遗展示、地方老字号、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是夜购物、夜美食、夜休闲、夜旅游、夜娱乐、夜健身等多样业态的集聚区。 泉州钟楼,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中心地标,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的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 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民国时期建立的建筑,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以钟楼为核心,东西向展开的是历史悠久的东街和西街,南北向则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山北路与中山中路。 这座始建于1934年的地标建筑:"钟楼不仅是分隔东西街的界标,更是泉州新旧交替的见证。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特色,就像泉州这座城市一样,既传统又现代。站在中山路与西街交界处钟楼拍下这视频,这里人山人海,特别是西街。 西街是泉州繁荣的象征,开元寺、东西塔、定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大厝林林总总,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这是泉州最老又最年轻的一条街。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区,自唐朝时就“列屋成街”,如今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 暮色中的霓虹笼罩千年骑楼,唐宋市声与萨克斯旋律在此共鸣。当钟楼见证着海丝古城的沧桑,开元寺塔影下飘来四代传承的肉粽香,最动人的不是古建美食,是这条街生生不息的烟火气——它把唐宋的繁华、民国的洋楼、现代的文创店,都酿成了泉州人的寻常日夜。这可不是寻常热闹,这是一千三百多年的繁华积淀! 这条街的故事要从唐朝说起,那时候,泉州还叫刺桐。开元年间,这条街就已经成型了。从双门前一直延伸到素景门,整整一条街串起了泉州最繁华的商业区。砖墙斑驳,门楣上的雕刻依稀可见。这是三朝巷,旁边还有象峰巷、斐巷、井亭巷、台魁巷、旧馆驿巷等,每一条巷子都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混杂着食客的谈笑声,构成了一幅热闹的市井图景。西街最让人难忘的,就是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美食。土笋冻、面线糊、蚵仔煎,每一样都是泉州人的骄傲。 裴巷位于开元寺东向,南起西街,北通后孝悌巷华侨新村。宋代巷中有一泉州著名的裴道人,为江东游方道士,修真清源山纯阳洞,常“头戴通草花,行歌于市”,故该巷称为裴巷。门牌8号,有一座华侨民居,该华侨民居于1912年由菲律宾华侨宋文圃在粘氏旧厝原址上改建的,为一中西合壁的二层小洋楼。115号是华侨民居,大门匾额上写有“颍川衍派”字样,主人为陈氏。民居为单层倚楼式建筑,屋顶山墙上的双凤飞舞及花卉雕塑十分美观 路过一座近代洋楼,这是民国时期建的,你看这建筑风格,既有西方的元素,又保留了闽南的特色。这就是泉州,一座既包容又坚守传统的城市。街边不时有孩子跑过,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骑楼下乘凉,聊着家长里短。这才是最真实的西街。 走着走着就到了开元寺。这儿算是西街的"尽头站",人少了不少,但气氛更玄幻了。东西塔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两个默默守护着这条街的老前辈。古老的寺院在现代城市的喧嚣中依然保持着它的庄严。知道联合国为什么把泉州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吗?因为像西街这样的地方,完整保存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从唐宋到明清,从古代到现代,这里承载着泉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西街拍到的开元寺镇国塔(东塔) 夜了!外面西街热闹非凡,而旧馆驿巷非常宁静。 6日外出游玩了一天,返回民宿附近寻找美食,经过西街依然火爆。别的景点可能会让你感叹历史的沧桑,但只有西街能让你感受到泉州的"烟火气"。这种烟火气,不是刻意营造的,而是千年来自然形成的。就像一碗老店的面线糊,看起来普通,但吃起来是实打实的好味道。 来到旧馆驿巷这间荔技苑酒家取号排队,这间酒家隐藏在开元寺旁的小巷中,就在我们民宿的旧馆驿巷内,巷口正对西街。这间就是前面介绍过的旧馆驿24号,是“旧馆驿龚”古厝。 这古宅建筑风格独特,非常适合拍照打卡。虽然白天拍照效果更佳,但晚上也有不错的氛围。 这家店把闽南古厝和现代餐厅的设计巧妙结合起来,既有很好的用餐体验,又能起到宣传闽南民俗文化作用,可谓是闽南餐厅的典范! 古色古香 7日晚上,再临西街,虽然节假日高峰人流已过,但西街仍然人潮如涌。 当灯火初上,当人声鼎沸,这里依然保持着它最原始的烟火气息,诉说着一座海丝古城的繁华与梦想。西街,不仅是泉州的记忆,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西街口的钟楼,人流明显比前两天少了好多。 千年西街,承载着泉州过往与未来。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历史,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这不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缩影。这条街最特别的地方,不是那些古建筑,不是那些美食,而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烟火气。这里有开元寺的千年古韵,有城心塔的巍峨,有名人故居的典雅,更有普通泉州人的日常生活。1300多年来,西街见证了泉州的兴衰荣辱。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到近代的商业复兴,这里始终是泉州最有活力的地方 <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0月5-7日</p><p class="ql-block">地点:福建泉州</p><p class="ql-block">图文:红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