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的上海尚属蛮荒,“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受封于此,他大兴水利,疏浚河道,改造滩涂。他主持开浚上海的母亲江黄歇浦江(黄浦江)前身,不仅解决水患,更便利了交通与农耕,为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上海简称“申”,别称“春申”。申城春申路、春申村、春申公园、黄浦江、黄浦区,《申报》、《申江服务导报》,申花、申能、申园等一系列名字名称,皆源于春申君;“申”字融入城市肌理,化作高架与地铁网络勾勒的立体“申”形,成为现代交通的文化图腾。春申君因“申”的符号传承,成为地域文化认同的起点,被赋予了“海派文化”源头的象征,成为连接古今上海的精神纽带。</p> <p class="ql-block">“嘟嘟嘟,嘟嘟嘟,爷娘去开黄浦江,回来又开春申塘,领头的爷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头黄泥浜。”这首流传于黄浦江两岸的歌谣,从古一直唱到今天。歌谣中的“黄泥浜”,现在名叫“春申村”,传说是当年黄歇率众治理东江的“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祠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具体地址:上海松江区新桥镇金都西路55弄105号。</p> <p class="ql-block">祠堂外围墙。</p> <p class="ql-block">上午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松江区的石牌坊和老桥集中于此。</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祠”的一幅大型铜雕“上海之根”,用五吨青铜制作,长50米,宽3米,展现了上海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上海之根。</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祠堂占地500平米,陈列着春申君的相关史料及松江古迹等。</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祠”现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祠内部。</p> <p class="ql-block">祠堂匾额由海派大画家程十发题写。</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黄歇,生于公元前238年,曾任楚国令尹(宰相)。</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从楚国繁华的都城寿州(今安徽省寿县)来到封地江东,根据寿州治理芍陂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好处,着手治理江东水利。</p> <p class="ql-block">安徽省寿县的春申广场。</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黄歇在封地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上海母亲河黄浦江,连通太湖和淀山湖,与东海、黄海之间的长江出海口连通。春申君在上海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p> <p class="ql-block">“厚德载物”由学者施蛰存题写。</p> <p class="ql-block">《史记》对春申君的文字记录。</p> <p class="ql-block">松江历史文化名人介绍。</p> <p class="ql-block">松江府老城图。</p> <p class="ql-block">祠堂拾遗。</p> <p class="ql-block">2002年9月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成功欢庆晚会上,第一首歌《告慰春申君》,以纪念上海的开山鼻祖春申君。</p> <p class="ql-block">您还知道上海有哪些带有“春申”基因的地方和名称吗?请您给我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