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札记:《岳城风云》第二部

小满梧桐🌿

<h1>  《岳城风云》第二部,其实是我给划分的。作为一部前几年追看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小说,隐约记得追看中止的时间大概就是在第二部故事结束之时——中止的原因之一是那会作者明药正在写作更新中,大概是小说比较受读者欢迎之故,又创造了许多支线情节,有的地方不太符合逻辑,渐渐让人有点意兴阑珊。至于原因之二嘛,就是很明显女主角顾轻舟的成长经历是分阶段的,在第二部故事结束时,也正是女主角成长的第二阶段,也算可以让读者松口气,按下暂停键。</h1> <h1>  第二部延续前情。故事背景不用说,依然是民国,地点是作者虚构的一座江南城市岳城,当然在第二部中增加了另一座城市平城。除此之外,上海、北平、南京、武汉、杭州、苏州、昆明这些城市都是民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城市。因为女主角顾轻舟的“吴侬软语”,“岳城”存在的海堤,我还好奇查找过地图,推测这个虚构的城市的原型是哪儿呢——也许是嘉兴,也许是宁波。总之,这个《岳城风云》不妨叫作《顾轻舟的开挂人生》,满足的就是读者在现实中求而不得的许多欲望,比如聪明、坚韧,比如爱情,比如好运气。</h1> <h1>  如果说第一部故事是十六岁的顾轻舟从乡下来到省城岳城,向抛弃自己并谋财害命害死母亲孙绮罗与外公的生父继母复仇,并额外收获学业、友情和爱情的成功经历,那么第二部,则是男女主角在误会丛生之下,排除万难最终结婚的故事。只是在第二部故事的结尾,留下了更耐人寻味的悬念,一是顾轻舟的身世仿佛揭开,疑是前朝皇室公主。因此,第一部故事结尾处司行霈为何要杀掉顾轻舟的师父和乳母,也就勉强有了解释,是司行霈为了保护顾轻舟不再被保皇派找到利用。二是司顾大婚第二天,司家二少帅司慕和深受父亲司督军喜欢的女儿司芳菲死于刺客之手,而一切证据都指向顾轻舟。在乱世中想过岁月静好的日子似乎是种奢望,这次,与第一部结尾处是司行霈远走昆明不一样,换成顾轻舟远遁北地。</h1> <h1>  要说,顾轻舟这一切多少也算是“咎由自取”。先说作者安排了一个不太符合逻辑的前因,即司行霈杀掉顾轻舟的师父和乳母,是为了切断保皇派与顾轻舟可能存在的联系,由此造成顾轻舟与司行霈存在重大误会与不共戴天的仇恨,联手一直对异母兄司行霈又怕又恨的二少帅司慕协议结婚。也因此,造就了顾轻舟顶着司家二少夫人名头在岳城排除政敌、造福百姓,获得“岳城之母”等等荣誉的“打怪升级”故事。看起来,当然是让读者神清气爽,更别说,接下来莫名其妙,顾轻舟在爱情面前就渐渐淡忘了之前自己曾下狠手出卖司行霈的苏州基地、重逢司行霈后还动手开枪准备置对方于死地的种种激烈表现,在司慕、贺家四少等人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分支剧情之中,又和重回江南,在平城另起炉灶的司行霈重归于好。似乎也是符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规则。</h1> <h1> 因为男主角司行霈同样顶着主角光环,加上确实在爱上顾轻舟之后,既有能力对她好,比如排出得力干将当顾的副官,任其差遣,果真为顾轻舟在“打怪升级”中增加了许多助力;也有决心只对她好,从此摈除一切莺莺燕燕的环绕,所以很容易让读者忽略在司顾的爱情模式中,存在瑕疵的地方。<font color="#ff8a00">最大的瑕疵,就是司行霈对待爱情的强势与掠夺:</font>“他赖上了她,耗到她爱他,耗到她放弃仇恨,不久的将来,也会耗到她停止寻找真相,愿意跟他结婚。男人需要耐心,耐心会让爱情水到渠成。司行霈是个精明的狩猎者,他最擅长捕捉猎物了。”</h1> <h1>  而对顾轻舟也有爱慕之心的司慕呢,“则是若论心智和谋略,司慕比不上司行霈,可他也有可取之处:司慕很善良,虽然司督军觉得当前世道善良没什么用。<font color="#ff8a00">不管有用没用,善良都是一种品德,司慕是个有德之人。</font>”然而,作者用顾轻舟之口虽然也在肯定司慕的优点,却又在爱情较量中让司慕做了一个失败者。纵观第二部故事,司慕对顾轻舟从之前的误会到渐生爱慕,到误伤顾轻舟之后主动远走日本,一切行为都很善良也很有绅士风度,最心酸的是,连顾轻舟都知道, “司慕跟土匪一样的司行霈不同,司慕是练习过书法的,他的书法非常好。很重要的文件,司慕都用左手,只是司行霈没见过而已。”——也就是说,司慕在和顾轻舟协议结婚时,潜意识里依然把这当成重要文件来签署,他从内心是在乎顾轻舟的。但一切都抵挡不了司行霈的强势和可怕的占有欲。</h1> <h1>  为了不让保皇派找到顾轻舟,说白了就是不想让顾受其蛊惑离开自己,就能动手杀掉对顾的师父和乳母——这对顾来说是最重要也相依为命的亲人,这种可怕的过度占有欲的爱情模式,放在乱世的故事背景下也许可以接受,但也绝对不值得效仿。至于后来岳城财长贺明轩家的四少贺晨景因为爱慕而设计戏弄顾轻舟,就被司行霈杀掉,这也是极端占有欲下令人难以接受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贺虽可厌,罪不致死。所以就很难想象,这个故事的走向如果变成顾轻舟怎么都不喜欢司行霈,那是不是司行霈也会毁灭了她——社会新闻版上多少极端的所谓“因爱生恨”的故事,不也是强烈占有欲无法完成之后的极端行为?</h1> <h1>  还有就是司行霈与顾轻舟去找司督军坦白两人要结婚时,司督军的反应是正常的,因为以为是司行霈不顾人伦道德,强抢了自己弟弟的媳妇——顾轻舟与司慕固然之前是协议婚姻,且当时两人已离婚,但司督军作为父亲不知道啊——肯定接下来是对自己儿子抽鞭子,这是正常的反应。倒是反观司行霈,在鞭子误伤了顾轻舟之后,就跳起来一拳揍晕了老父亲,这个场景看上去是司行霈对顾轻舟爱到骨子里,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到她,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极端偏执的表现。别说两人理亏在先,老父亲揍一顿不亏,就说两个人的爱情再感天动地,那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还是多少需要照顾身边人的情绪,消除家人的误会。加上司督军平日对作为“二儿媳妇”的顾轻舟也是欣赏与爱护有加的,如此种种,就算挪到现代社会,当子女在遇到这种父母强烈反对婚姻的情况下,最多走开就是,也不能父母给你一拳你就打回一拳吧。如果这种爱情模式被作者传导给年轻读者,会造成一种爱情至上,别的都不重要的误导。</h1> <h1>  至于作为一部为女主角顾轻舟量身定做的民国风故事,一路不动声色地“打打杀杀”升级,放在乱世中似乎也是可行的。虽然从逻辑上,不太明白原本作为司督军同学甚至还又可能联姻的董晋轩带着自己太太和三个儿子一到岳城就频频和顾轻舟作对,最后一一作死,算得上全家覆灭,但为了女主的光环,读者也就忍了。</h1> <h1> 倒是第二部中作者借助人物之口,对一些问题的处理颇有见地,值得学习。这也是为何还能一直看下去这部已经感觉有点瑕疵的小说的原因。<br>  一是顾轻舟劝说司夫人不要将设计陷害司慕的岳城第一名媛魏清嘉卖到南洋最低级的窑子去。<font color="#ff8a00">“女人的手段,决定了她们的格调。明明可以高高在上,为何非要自甘堕落?</font>顾轻舟那时候捉住顾维,她也只是让人将顾维扔到海里,从来没想过折磨她的身体……这世上叫人生不如死的手段很多,顾轻舟最不喜欢的是把女人当做玩物。物伤其类,顾轻舟和司夫人也是女人。她们这样对其他女人,何尝不是瞧不起自己? ”</h1> <h1>  二是顾轻舟对好友颜洛水赞赏司慕处理婆媳关系的能力,虽然两人是协议婚姻:“婆媳矛盾,源于掌控权,婆婆想要掌控儿子,媳妇想要掌控丈夫。司慕在这方面特别冷酷,他是既不想讨好我,更不想讨好他母亲。他和其他男人正好相反,他告诉他母亲,妻子很重要,若是惹了他妻子,他就要翻脸;同时他又告诉我,惹了他母亲,就要把我赶出去。”<br>  真的,就凭上述两条为人处事的道理,看这部小说,也不算浪费时间了——再说,从内心来说,还是挺喜欢女主角顾轻舟这个人物设计的。</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备注:插图来自网络石家小鬼作品,感谢原作者。</font><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