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u>朱玮老师的三个“务求”</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刘汉东</span></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黄石七中高考成绩不甚理想,为人所诟,但七中人仍不怨天尤人,而是奋力直追,去占有黄石教育圣殿一席之地,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共产党员、七中数学教研组长朱玮老师红心蜡炬,素志春蚕的形象,鹏抟风翼,马奋霜蹄的气派,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尤其他的三个“务求”更为人们所称道。教书,他务求“精”;育人,他务求“爱”;律己,他要求“严”。</p><p class="ql-block"> 在数学教学中,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朱老师在这方面很有造诣。他讲数学概念,务求精确,他讲公式推导,务求精细,他讲数学原理,务求精辟。他毕业武汉大学数学系,当时从事普教已有二十个春秋了,有些青年教师说,朱老师上课可以不备课了,他爽朗地笑着说:“不备课怎么行?有的内容我虽然教了好几轮,但并未精通,何况熟戏三分生呢!”</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还注意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解题的能力。他认为,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教具,图形,数据,以利于学生直观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他在诠释棱柱这个概念时,就把各种各样的棱柱都摆出来,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各样棱柱的共有特点,然后诱导学生自已对棱柱下定义,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求知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园丁勤育苗,桃李竞争妍,1986年高考,朱老师所教的理科班数学成绩夺得丰收,全班45人,一百分以上18人,及格率达98%,当年满分为120分。在一个相对滞后的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p> <p class="ql-block"> 一位诗人曾有这样一句妙语,春妈妈对哪个生灵都不偏心,她在温润的大地遍洒甘霖。朱玮老师就象春妈妈,把满腔挚爱倾注给每个学生。学生李胜,家境困难,在校住读时没有蚊帐,朱老师就将自家蚊帐借给他。有的学生没有吃早餐就赶来晨读,朱老师慷慨解囊,给他们买早点。他善于察颜观色,如发现学生有病,便立即告知家长。</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对学生不仅关“身”而且关“心”。学生芦亮在初中时,参加黄石港打群架,受到学校处分,到了高中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对老师心存戒备,朱老师就主动接近他,与他交心谈心,正面鼓励他,及时表扬他,高中毕业芦亮考取了空军第一机务学校,后来成为四川某飞机场的技术骨干。正因为朱老师博爱众生,广育人才,他当班主任,届届都是先进集体,文明班,有两届的团支部还出席了市级先代会。</p><p class="ql-block"> “立言必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朱玮老师深知要教书育人,必先从自己敦品立德做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风范。朱老师每天上午七点钟以前准时到班,晚自习也是如此,风雨不动成铁律。</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患有气喘,肺气肿,神经衰弱等疾病,有时上课呼吸困难,晚上又很难入唾,但他从未缺课。外校有一名学生想转到朱老师班里就读,提来一些礼品,朱老师抝不过权且收下,待这个学生入班就读,就叫该生将礼品带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朱玮老师辛勤劳动,得到党和政府奖赏,他两次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两次市优秀教师,一次市先进工作者。市教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政府授予他劳市模范的称号,并推举为市人大代表。己故老校长陈仲铎以“牛”誉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耕耘春夏又冬秋,力瘁筋劳未怨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不用扬鞭蹄自奋,只期万户庆丰收。</span></p><p class="ql-block"> 而今朱玮老师以七中党总支书记身份荣退教坛,年届八旬,攀山涉水,辨花识草,何其乐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