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长城十三关(二)

静山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关隘——平型关。</p><p class="ql-block"> 离开雁门关,由于道路拥挤,行驶缓慢。加之下山走反了方向;不得不改变原规划的住宿点;直到晚6点到达岢岚县。</p> <p class="ql-block">  岢岚县城是个小城;本来没对它抱多大期望。酒店不大,但一到酒店就感觉这里的服务理念十分人性化,有大酒店不具备的舒适感。供早餐,中餐可以点菜。那怕只有我一个人,餐厅工作人员仍然热心安排。还劝我:一个人要一个羊肉汤肯定吃不了。最后我选择了炒肉片;仍然没有吃完。</p><p class="ql-block"> 决定在此多住一天。</p><p class="ql-block"> 岢岚州故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始建于明代。查了一下岢岚县的资料,发现它还是个有历史地位的县。</p><p class="ql-block"> 岢岚在殷商时期就存在。战国时属赵;西汉属太原郡;东汉为西河郡广衍县;北魏时因岢岚山得名岚州;隋置岢岚镇;唐设岚谷县;宋升为岢岚军(有点像新疆建设兵团);金代改设岚谷县;明设岢岚县;清朝为岢岚州;民国时1912年属山西省。抗战时期为晋绥边区根据地。1948年毛主席曾赞誉“岢岚是个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岢岚州故城是研究中国古代城池建筑、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岢岚州故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酒店前的马路。</p> <p class="ql-block">  酒店门对着一条河。</p> <p class="ql-block">  街道整洁。远处有山,自然环境不错。</p> <p class="ql-block">  酒店不远处就是城门。</p> <p class="ql-block">  夜间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  酒店后面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  夜间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  街道卫生好。</p> <p class="ql-block">  巷道卫生好。</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广场非常清洁。清洁工人闲着在“等待”,因为洁净得没东西可扫。</p> <p class="ql-block">  早上的菜市场。自家产的豆芽菜有三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 购买了方便面,地图。</p><p class="ql-block"> 5月4日早7点10分从岢岚出发,由西向东前往平型关。</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地处山西省北部,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与繁峙县平型关镇之间的山岭上,是连接雁门关和紫荆关的战略要道。关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万历九年(1581年)增修,明清两代均曾维修。因周围地形如瓶,古称“瓶形寨”,金代称“瓶形镇”,后改称平型关。‌‌</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东控太行,西屏雁代,是外敌进攻山西腹地或迂回北京的重要关隘。‌‌</p><p class="ql-block">‌ 原关城呈正方形,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字,现存关堡位于关口西南2.5公里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平型关是中国山西省内长城的重要关口。</span>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于平型关北乔沟伏击日军板垣师团,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重大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全国抗战士气。‌‌</p> <p class="ql-block">  先到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由于是节假日,通往纪念馆的车流拥挤,通行困难。疏导交通的人员配备不足。景区内车位紧张,进出不便。</p> <p class="ql-block">  馆前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距离平型关关隘还有15公里。去到关隘沿途没看见指引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  走到关隘前,关门关闭,道路不通,此情况导航没有提示。前面游客下车大声向城门内游客喊话询问。门内的游客告知要走另一条道从另一个门绕行。</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的旅游服务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p> <p class="ql-block">  绕行到此门。</p> <p class="ql-block">  城墙关隘是复建的。在城墙上留了“天窗”可见旧城墙的残迹。城墙上游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  离开平型关,在15公里外的村庄入住民宿。</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5日)早5点50出发。气温零上5度。昨夜下了场中雨——“春雨贵如油!”</p><p class="ql-block"> 下一个目标——紫荆关。</p> <p class="ql-block">  紫荆关,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千米的紫荆岭上,拒马河畔。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汉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称金坡关,元代以后称紫荆关,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span style="font-size:18px;">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span>进出太行山的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1996年11月20日,紫荆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行驶3小时,紫荆关到了。</p><p class="ql-block">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在城墙之上也可以看见随意丢弃的垃圾。无人清扫。在墙角下是住户,垃圾随意丢弃在墙根。</p> <p class="ql-block">  城门口居然有垃圾存放点。</p> <p class="ql-block">  拒马河。</p> <p class="ql-block">  紫荆关显然是经过修缮的;但管理工作需要跟上。目前不是管理水平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管理。看来,此地各方面工作的基础较差。</p><p class="ql-block"> 下一个目标——倒马关。</p><p class="ql-block"> 紫荆关到倒马关路程不到一百公里,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倒<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最初于战国时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p> <p class="ql-block">  关前的路边有放置一小课桌,有个小姑娘在值守。她认真地解答我的询问。</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倒马关。</p> <p class="ql-block">  近看关城墙的质地。</p> <p class="ql-block">  关门内就是倒马关村。汽车就停在这儿的路边。</p> <p class="ql-block">  关城门侧后有一个拱门,门后是一个很小的瓮城。就是个院子。</p> <p class="ql-block">  近看。</p><p class="ql-block"> 门内就是瓮城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  有人在议论,说那两个石头墩子是栓马的。我看不像。我问路边的工作人员:那两个石头是干什么的。她告诉我:是竖旗杆的。</p> <p class="ql-block">  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面对瓮城拱门看过去,右侧绿树下面就是这条路。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是东出太行的通道口。</p> <p class="ql-block">  路很小,但在历史上很重要。我觉得可以说是了不起的小道——“倒马”之道。</p> <p class="ql-block">  从小道往前走几十米就可以看到唐河。</p> <p class="ql-block">  倒马关是十三关中规模最小的关隘。它未经修鄯,原汁原味;给人留下的印象反而很深。</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目标——娘子关。</p><p class="ql-block"> 行车3小时,于下午3点左右到达娘子关。</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由于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为晋冀的咽喉要地,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相传最早由春秋战国时期的 中山国修建,西汉时曾修缮,后废弃。隋朝设苇泽县 ,关隘得名“苇泽关”‌。据传说,唐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驻守于此地,因此得名。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关城,现存城墙、门楼等多为明代原貌。清代增建“固关营”,派兵驻守。近代成为重要战场,参与抗击八国联军、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如百团大战)及解放战争‌。<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历史的长河中,娘子关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发。</span></p> <p class="ql-block">  城门前的坡道。</p> <p class="ql-block">  由上向下回头看门前坡道。</p> <p class="ql-block">  站在娘子关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  城门。</p> <p class="ql-block">  娘子关是个有居民居住的关城。城内的居民应该是以旅游服务及贸易为主。</p> <p class="ql-block">  光荣之家。</p> <p class="ql-block">  经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指点,住宿选择在娘子关火车站前的民宿。这是个明智的选择。这里离娘子关停车场大约一公里,由于车站停运,附近民宿、饭馆不紧张。车站边上可以很方便地停车。</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本身也是有名气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据民宿老板说,因为石家庄北站扩建,导致娘子关车站停运。等工程结束这里的生意会繁忙起来。火车通车的时候,来娘子关旅游的游客可以乘火车到此;一下火车就在车站这儿住宿、吃饭。生意好得很。</p> <p class="ql-block">  中午的餐食。</p> <p class="ql-block">  老板告诉我他女儿在江苏打工;看得出他一家日子过得殷实。</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5月7日)早5点30离开民宿。昨夜下了雨,下的全是泥点子,车弄的比较脏。</p><p class="ql-block"> 老板送出门外;</p><p class="ql-block"> 我问:“我应该向哪个方向走?”</p><p class="ql-block"> 他问我:“你去哪个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我去陕西、宁夏方向。”</p><p class="ql-block"> 他指给我西去方向的道路。并嘱咐我:“今天天冷,多穿衣服。”</p><p class="ql-block"> 我说:“谢谢!”</p><p class="ql-block"> 他向我招手说:“您慢走!哥!”</p><p class="ql-block"> 我将由东向西第三次翻越太行山、穿过山西平原、翻越吕梁山。开始一千六百公里的向西之路。途中将翻越乌鞘岭,行走河西走廊。不游景点,直奔嘉峪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