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阳光倾洒,南湖公园的湖水泛着涟漪,几只凤头䴙䴘(pì tī)浮在水面,我定睛而观,于是,发现了最美的画面:</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画面一:</b></p><p class="ql-block"><b> 一只凤头䴙䴘,它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一会儿的功夫,黑亮的喙叼着一截树枝,由远处极速的向岸边的香蒲丛游来。它间或低头拨水波,间或歪头调整树枝的角度,就像不辞辛苦的搬运工,将一根根精心挑选的“婚房”和“产房”材料垒进香蒲丛的隐蔽处,俨然一位建筑师。</b></p> <p class="ql-block"><b>画面二:</b></p><p class="ql-block"><b> 湖水波光粼粼,䴙䴘一家六口簇拥在一起。4个毛茸茸的幼崽时而挤在母亲背上休息,时而跳进水中游玩,还不时地发出细弱的啾鸣。突然,父亲破水而出,银亮的小鱼在它的喙尖颤动,孩子们抻长了脖子,父亲将鱼投喂进嗷嗷待哺的小嘴,便一头潜入水中,又给孩子们觅食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从衔枝筑巢的画面,到哺育新生的一家6口幸福生活的场景,在这片安静的湖水中见证了凤头䴙䴘繁衍生息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b> 凤头䴙䴘(学名),又名水葫芦、王八鸭子、油鸭、刁鸭,是善于潜水的鸟类。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湖泊、池塘、沼泽等水域环境,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它体型和鸭子差不多大,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那独特的凤冠,黑色的“羽角”看起来就像水中的仙子。夏天的时候,它们的头两侧和颏部会变成白色,前额和头顶是黑色,头后面还会长出两撮小辫一样的黑色羽毛。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脚趾是瓣状蹼,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它们在水中游动时更加灵活高效。</b></p> <p class="ql-block"><b> 它们主要以各种水栖昆虫、小型虾、鱼和一些水生植物为食。每年的3月中下旬,它们会从南方迁徙到东北进行繁殖,到10月中旬再迁回南方。</b></p> <p class="ql-block"><b> 凤头鸊鷉实行一夫一妻制,它们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伴侣,在接下来的生命里会真心陪伴、忠贞不二,因此被人们赞誉为"爱情鸟”,用来象征人类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赞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