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节,是个很特别的日子,一年到头只有这个节日属于父亲,所以今天咱们唠唠父爱。都说父爱如山,大部分感觉也确实是这样,父爱不像母爱那样温柔,往往比较深沉。有人将父爱提炼为一道“配方”:60%的严厉,30%的疏离,再掺入10%难以体察的温情。这看似戏谑的量化指标,却戳中了很多人心中那份厚重而又复杂的情感。中国式父亲的关爱,好像总是沉在那些看似严厉的管教里,藏在那些不善表达的沉默里,潜在那些略显笨拙的背影里。</p> <p class="ql-block"> 他们将自己对子女的爱化作了“口是心非”上,他们将自己对子女的爱践行在省吃俭用里,他们将自己对子女的爱展现在默默关注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如《背影》里父亲那笨拙的跨过栏杆的身影,不言说爱,但每一个笨拙的动作里都藏着爱。就如电影《哪吒》里的李靖,为了儿子跪求全城百姓,可以为了儿子以命换命,但在孩子面前,却总是将爱隐藏。就如《父亲的散文诗》里那句: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爱无声,却爱得比谁都大声,比谁都用力!</p> <p class="ql-block"> 最近很火的重读《送东阳马生序》,很多网友说:时间的回旋镖,终于在时隔多年后来到身后,当你转身的那一刻,正中眉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解父爱的过程也犹如再读此文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像一场漫长的捉迷藏,小时候躲着父亲的严厉、不懂父亲的关系,等有一天终于理解了父亲,想要好好说说话时,却发现父亲已经老了。那时候,那个曾经没长大的孩子才明白过来,那些年的严格要求,都是父亲用自己的方式写下的“我爱你”,只是当时的那三个字落地无声,直到多年之后,空气中到处弥漫的都是这三个字的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有一首小诗,曾看哭过不少网友:“江湖四处闯荡,很少想到父亲。有他或者没他,似乎不必关心。一日忽然惊觉,父亲已是老人。看他蹒跚背影,默然泪流沾巾。”许多父亲为了生计远离家乡去到远方,他们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伴成长,但他们用奋斗打拼出了一片天地,用自己的孤独为家人制造温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何为坚韧不拔。他们扛起了家庭的担子,明明很重,却要装作云淡风轻,却要假装举重若轻,所有的委屈都自己无声地咽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不懂为何很多男人喜欢钓鱼,年近四十发现,这份藏着安静与沉默的爱好,是所有中年男人作为父亲最好的泄压方式。</p> <p class="ql-block">当我终于读懂父亲的沉默,读懂了父亲的无声,读懂了父亲的默默关注,那些曾经令人窒息的严厉都会变成珍贵的人生镜囊。他们在等,等我勇敢的走好人生路,等我成为他的骄傲,等我能终于撑起一片天。这份期待,不需要言语,却比任何试验都更坚定,因为这就是中国式父亲深沉的爱:不说,但一直都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