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四天 Kilarney (基拉尼)小镇游</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大环线有点累,第四天睡了个懒觉,偷闲半日,中午11点多才出门。计划在小镇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驱车到小镇基拉尼庄园和花园附近的一个免费停车场,正好旁边就是小镇比较大也比较古老的圣玛丽大教堂,今年正值170周年纪念(1855年 —— 2025年 )。</p> <p class="ql-block">比较巧的是,教堂正在举办一场婚礼。在教堂门口,有一个告示,可以进去,但是必须保持安静。</p> <p class="ql-block">神父正在念祷告词。在场的人似乎有在轻声跟着念,坐在我们前面一排的夫妇从头到尾都跟着祈祷。我一个字也听不懂。</p> <p class="ql-block">婚礼摄影师忙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到场的宾客们个个都非常虔诚地听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挂在墙上的显示屏显示的正面画面。</p> <p class="ql-block">教堂侧面的侧厅。</p> <p class="ql-block">没有等婚礼结束,我们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出门一转身,看见这个画面,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两位女士,在另外一个男士的陪伴下,想进入教堂,似乎是要拍摄,一看见里面正举办婚礼,就退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出来,我们就直奔Kilarney House and Garden and 基拉尼庄园和花园</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就看见这家古老的饭店。1834的字样显示着古老和尊贵。</p> <p class="ql-block">通往庄园和花园的路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古老树木。随手拍了几张,可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这是庄园和花园的入口。很简单的一个牌子。</p> <p class="ql-block"> 旁边还有一个牌子,说明这和花园的设计风格。“鹅掌”,指的是法国17世纪花园常见的设计风格:中间一片开阔的草坪或广场,步道如鹅指般向前延伸。通常这种设计都是对称的,但是,基拉尼花园则为非对称设计。其中心花园在面对庄园建筑的右侧。</p> <p class="ql-block">花园中花的品种繁多,我沿着一侧的步道把所见到的花一一拍下来。数了数,总共22个品种。也不知是否全拍到了,但我见到的都在这里了。花名我就不知道了,有兴趣的可以到ai问问。😊😊😊</p> <p class="ql-block">庄园的主题建筑</p> <p class="ql-block">进入主建筑,迎面摆放着极为特殊的椅子:极为特殊的玻璃椅子。玻璃里面的花花草草全部是真花真草。不知是通过怎样的工艺</p><p class="ql-block">把这些花草保留了本色烧制在玻璃里面。看得我不住地称奇。</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这玻璃椅子的局部照片。</p> <p class="ql-block">庄园中有免费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张画是一个中国十一岁的孩子画的。</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一个中国15岁的孩子画的自己母亲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画的自己的未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从庄园右侧的窗户看花园。绿色的草坪和蓝天白云填满了视线,远山的青黛色和树木的墨绿点缀其中,给人一种祥和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鸟、鹿、人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一个老者为鹿拍照,这只鹿旁若无人地只顾低头吃草。</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展示的是1870年到2008年基拉尼庄园和花园的变迁史。</p> <p class="ql-block">下面一个展馆里是绘画和照片展。这张我以为是照片,看了说明才知道是一幅画像。太逼真了。</p> <p class="ql-block">出庄园一眼望去是大片的草坪,根怡人。</p> <p class="ql-block">我也忍不住去给这只鹿拍照片。这只鹿很可怜,一条腿断了,只能跛着腿走路。</p> <p class="ql-block">这安详宁静的画面许久没有看见过了。</p> <p class="ql-block">从庄园出来,看见一座纪念铜塑,这是2013年基拉尼镇为纪念休·奥弗莱厄蒂而建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休·奥弗莱厄蒂<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span>二战中的“梵蒂冈侠” <span style="font-size:18px;">(The Vatican Pimpernel )与</span>二战著名救人英雄“荷兰侠,”(The Dutch Pimpernel )辛德勒等并肩。在二战中他利用梵蒂冈神职人员身份作掩护,在罗马建立地下网络,冒险营救约6500人 ,包括盟军士兵、犹太人、反法西斯人士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纪念碑的碑文,记录了为什么立碑以及纪念碑的揭幕人和参加揭幕仪式的人员等内容。还记录了Escape Lines Memorial Society(逃生线路纪念协会 )在纪念碑前献上了纪念花圈。</p> <p class="ql-block">他打破宗教、国籍限制,无论身份,只要受纳粹迫害就倾力救助 。他称这种超越国界、超越宗教的人道主义为:“上帝面前,众生无国界之分(God Has No Country )”</p> <p class="ql-block">基拉尼小镇很美,沿街小店极尽全力展示店铺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家号称“奶奶的茶”,在欧洲的小镇上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看到店的招牌“基拉尼鸭子店”,引起了我的注意,进去一看,我乐了,满屋子的小鸭子,征得店主的同意,我拍了张店内照片。</p> <p class="ql-block">专门为这杯奶昔拍了张照片:太好喝了!</p> <p class="ql-block">教堂,永远是欧洲城镇建筑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马车,是基拉尼镇的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好了,基拉尼镇的旅行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内容感觉挺丰满。</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注: 需要说明一点,本系列游记的所有照片均为没有经过修饰的原片,难免瑕疵,敬请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