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记之三

山西·吕梁·冯全喜

<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记之三</p><p class="ql-block"> 圆明园遗址公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p><p class="ql-block">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46年)是核心主园,长春园建于乾隆年间位于圆明园东侧;以西洋楼遗址著名;绮春园(后改</p><p class="ql-block">为万春园),由多个小园合并而成,位于圆明园东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雍正继位以后就把圆明园升级为帝王的规格,当时国库是很充裕的,扩建是很快的,只用了三年时间大部分建筑就修建完成了。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更大了,占地3000多亩,宫殿将近200多座。整体布局是山起西北,水流东南,这是和我国的地势走向是一致的。它的西北面是一座假山,象征着我国西部的昆仑山,东边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称为福海,它代表的是东海。湖里面的三座小岛,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传说那里是神仙住的地方。这就是圆明园四十景别中的蓬岛瑶台,宛如人间仙境一样的存在。在园林的南面有一处最重要的地方正大光明殿这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勤勉的雍正每天清晨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处理国家的大小事务。正大光明殿建造是按照紫禁城的太和殿复制而来的。所以这里不仅是园林的中心,同样也是政治统治的中心。在正大光明殿的后边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沿着湖水修建的九座宫殿正是九洲清晏的所在地,这里是皇帝和子女们居住的地方。九座宫殿代表九州,九州安宁,天下太平,皇帝才能在这里睡的安稳,这就是九州清晏的含义。要说圆明园里最特别的一处地方是这座万字形状的宫殿,它是雍正最喜欢的地方。这里四面环水冬暖夏凉,雍正经常把自己打扮成古代文人的样子,在这里下棋、画画、享受作为一个文人的雅趣的生活。资料记载一年360天,圆明园里天天都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圆明园的修建,这里的每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虽然宫殿小巧,外观朴素,但是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调,达到了文人墨客的口中的那种诗情画意的境间。所以,雍正很喜欢这里,一住就是大半年,最长的住了247天,最后也是在圆明园中过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了乾隆时期,圆明园又开始了扩建,这次主要是圆明园的东边。当时因为国力鼎盛,国库的钱多的花不了,不是用在民生福祉上,而是极度贪图皇家享受方面。在乾隆的高标准要求下,圆明园越建越大,也越来越奢侈。这一扩建整整持续了9年时间。不同于雍正寄情于山水的朴素自信且骄傲的乾隆把传统中的龙王东宫从神话中搬出来,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座仙山楼阁。这里也被公认为圆明园中最梦幻的建筑。史书中是这样描绘的,灿若白玉的台阶依山而建,金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每当薄雾在水面升起的时候,这里如梦如幻宛如仙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话变成现实,实在无法想象,它的原貌究竟有多美啊!为了让园子更有乐趣,乾隆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条买卖街,宫女和太监扮神演各种角色,有的卖古董的,有的卖小吃的,有逛街的,有吆喝的,皇帝打扮成文化人在街上逛来逛去,摸摸古董放松一下。只有逛逛看看还不够,营造一点冲突,也是必不可少的,假扮的小偷顺手牵走了一件古玩,被等在一旁的士兵抓个正着,这出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大型真人秀,能够让宫墙内的贵族们感受一下,普通人在皇宫外的快乐。这个时候,有些欧洲人跑到皇帝面前说,法国凡尔赛宫的水法特别好,乾隆心想,我天朝大国咋么能少得了这个好东西。于是就命令郎世宁(意大利人,画家,参与圆明园的设计)在圆明园东北边修建了一座西洋楼花园。这里东西长800米,南北宽70米的狭长地带,修建了大型的噴泉和西洋建筑。花园的中央是大水法,由12个生肖组成,每个生肖动物间隔两小时依次轮流噴水。到了中午12点,12只动物一起噴水,噴泉声音非常大,带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几里之外的地方都可以听到,但这里只有皇家人才有权利欣赏,那些北京的老百姓更是望尘莫及。随着西洋花园的建筑完成,圆明园也完成了最后一处造景。</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代帝王一百多年的修建,圆明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它的总占地5000多亩,足足有600个足球场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