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群峰云雾裹,苍翠石缝中;</p><p class="ql-block">山水相依衬,环峙妙趣生。</p> <p class="ql-block"> 人的记忆如条河,尽管有些事像褪色的画布,渐渐模糊,但有些经历不管过去多久,恰似小小的浪花在流逝中的波光里闪烁……</p><p class="ql-block"> 记得2002年的3月下旬,单位为女同胞们补过“三八妇女劳动节”而组织了一次“三清山三日游”活动,让大家兴奋不已,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3月22日一早,由两位局长带队,我们三十多名女同胞踏上了西去的旅程。途中几位性格开朗、擅长搞笑的同事在脱离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后的那种放松、轻快、无拘的性情如一河湍流,一泻千里,什么笑话、趣事、调侃等等汇成了嘻嘻哈哈的欢乐海洋,感染了车上所有人,激活了全身的神经细胞,一路上笑声不断,欢歌飞扬……</p> <p class="ql-block"> 当来到离三清山还有20来公里路段时,驾驶员说:“车子要加油了,有需要的可下车方便”。随即就有几人下了车,可是这加油站的厕所门锁是坏的,当同事小黄进去关上门却再也开不开了,这时里面的人在叫,外面的人在笑。无奈叶局去借了个凳子,自己站在凳上叫小黄在里面爬上窗台,由他抱下来,可这窗户特别高,凭小黄这个子岂能爬得上?真是一个很滑稽的画面……最后还是年轻的小徐局长灵机一动,猛力一脚把门踢开了。见一脸尴尬,气急败坏地回到车上的小黄,车上的人前倾后仰地笑出了眼泪。面对两位笑盈盈的局长,有同事说: “还好有男人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十点左右我们来到了三清山脚下,排队乘索道上山,每两人坐一部缆车,间隔一二十米徐徐滑行。不料滑到海拔1500米时,突然停电了,大风骤起,停止滑行!我们乘坐的20部缆车如一条搖头摆尾的巨龙,又如一盏盏吊在空中的大灯笼,随着风向晃来荡去……坐在缆车里的我们,看看两侧悬崖峭壁,望望脚下万丈深渊,听听深谷中如虎啸狼嚎的山风,心已吊到嗓子眼上……坐在我身旁的同事双手合掌、双眼紧闭、嘴里不停地唸道: “苍天保佑……苍天保佑……”</p><p class="ql-block"> 那个惊险可怕的情景呀!至今想起来依然不寒而栗!</p> <p class="ql-block"> 经历了二十来分钟的煎熬,索道再次启动滑行,原本45分钟的索道旅程,我们却在半空中悬挂了一个多小时。我被折腾得犹如一个掉入大海的人,与海浪博击多时,精疲力尽地爬到岸上的样子,再看看同事们,一个个脸色铁青、手心淌汗,一副副惊魂未定的模样……此情此景堪称今生第一惊!</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下榻于半山腰的“玉台宾馆”,稍作修整。领导指示: 因天气原因,今天在宾馆附近走走看看,可随时回宾馆休息,以利明天上山。</p> <p class="ql-block"> 3月23日早上阴转多云,我们都做了充分准备,带着水和拐杖拾级而上。那数以万计的石阶犹如直插云霄的天梯。两侧的山崖绿树参差,枝叶上的水珠欲滴欲洒,映入眼帘的尽是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有高达百米的“冰玉洞”瀑布,有落差80多米,宽数十米的“龙潭”瀑布等等。偶尔还能看到崖缝中串串冰挂,晶莹闪光。</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山和水是那么的相依相衬,说不清是山为水增色,还是水给山添彩。</p> <p class="ql-block"> 石阶越来越陡峭了,双腿也越来越不听使唤了,每上两三级就想歇一歇,一个个拄着拐杖,喘着粗气,宛若一队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兵残将,直至中午12点终于登上三清山的最高峰—“玉京峰”。</p><p class="ql-block"> 站在海拔近2000米,裹在清风道骨中的三清山巅峰,感叹“道之上者名三清,山之高者朝玉京”,感觉天已贴近头顶。可谓“山登及顶我为峰”,若是夜晚星星也触手可及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眺: 连绵起伏的山脉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如同漂浮着的岛屿,当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云海上形成绚丽多彩的景观时,使人愰若置身于蓬莱仙境: 这边道人拂袖而去,那边仙女飘逸而来……</p><p class="ql-block"> 俯视: 那流动着的云雾在你脚下和山峦间飘来飘去,层林叠翠、奇峰异石景象万千,半山腰星星点点的游人身影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山顶的一个饭庄用了餐,虽然那饭菜不怎么样,但这是出发以来吃得最香最多的一餐午饭,想想人也真是“贱骨头”!</p><p class="ql-block"> 下午又不辞辛劳地逐个游览了藏在这座道教名山中的历史古迹,如:“三清宫、南天门、演教殿、龙虎殿、飞仙台”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些明代遗物,规模体积都不大,但结构独特、造型古朴,且因山就势,因岩施艺,达到了鬼斧神刀、人工与天工的巧妙融合。令人惊叹啊!“这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的美誉真的当之无愧呀!</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准备下山了,俗话说:</p><p class="ql-block">“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我们这些人上山就不容易,下山更难了。我有自知之明,干脆化了80元钱乘轿子下山。(竹躺椅 听说如今要200元)过了一段年轻的小宣也被抬着下山,其实我知道有好几位同事都走不动了,可她们还是坚持走着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我躺在竹椅上,在云雾缭绕的高山深谷间穿行,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大自然的呢喃细语: 流泉叮咚、林风潇潇、落叶窸窣、山雀悠悠啼啭……如梦如醉,神魂飞扬……蓦然间感觉自己的身子轻轻飘了起来,似乎脱离了尘缘,随着云彩飘飘欲仙了呢!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已物化为—树—石,与这山林融为一体了……“当心!好汉坡到了”!是轿夫的一声“当心”!使我从飘飘悠悠的状态中回过神来。</p><p class="ql-block"> 当轿夫把躺椅调转头,把我倒着抬下“好汉坡”,又向另一方石阶迈进时,我不知不觉地寻思起生命与大自然的奧秘……</p><p class="ql-block"> “这坚硬的山石,看似没有生命,但四季常青的松柏却在处生长。高高的三清山,看似并无水源,可江西省上绕市信江的源头正来自于此。山中的云雾,看似有影无踪,而山林和万物生灵却由它滋养……”</p><p class="ql-block"> 鲜活的生命与神奇的大自然竟然如此的唇齿相依,又如此的深不可测呀!</p> <p class="ql-block">图片: 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琨玉秋霜</p><p class="ql-block"> 2025·6·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