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南方避避寒】廿六:傣族文化园曼听佛寺,泼水广场

motto

<p class="ql-block">继续游览西双版纳傣族园。</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杧果开花。一查才知道,杧果才是芒果更规范的写法。</p> <p class="ql-block">番木瓜。</p> <p class="ql-block">癞葡萄。</p> <p class="ql-block">买点芭蕉,还听老乡给讲了香蕉和芭蕉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酸豆,别名罗望子、酸角、酸梅,是豆科酸豆属的常绿乔木。原产于非洲科摩罗、马达加斯加,全世界热带均有栽培。中国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南部、中部和北部(金沙江河谷)等地常见栽培或逸为野生。</p> <p class="ql-block">酸豆在海南省栽培历史悠久,已成为海南的乡土树种,被选为三亚市的市树。酸豆木质坚硬,构造致密,经久耐用,且有细致的纹理和鲜红的颜色,因而被用于建筑、农具、家具、木地板等的木材,在海外被誉为“马德拉红木”。</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1883年从美国檀香山带回种子,在自家门前栽下一棵酸豆树。1931年台风袭来,酸豆树的树体被刮倒,但此后仍然顽强生长。郭沫若1961年3月参观孙中山故居时曾为其赋诗:“酸豆一株起卧龙,当年榕树已成空。阶前古井苔犹活,村外木棉花正红……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此树被提名为中华古树名木。</p> <p class="ql-block">识花君说是橄榄,感觉是它错了。</p> <p class="ql-block">橄榄坝是西双版纳州南传佛教圣地,至今仍保持着一村寨一寺庙的传统佛教贯制。勐罕曼听佛塔寺始建于公元538年,由当地土司昆贯康罕与岩温组织修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历代傣王常来朝拜的地方,每逢伍波萨他日,当地的信众都要来此供养、礼敬、膜拜,体现了人们对佛教的热忱和爱乐。</p> <p class="ql-block">寺中的大白塔初建立于公元669年。曼听佛塔寺坐落在这个充满神奇与美丽的地方,它的诞生跟傣族的历史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曼听佛塔寺内的大白塔和大佛算是勐罕之最。</p> <p class="ql-block">白塔为一大四小,大塔居中,塔台四角各一小塔。塔台阶二侧为护法龙。塔基的二层台基周围有莲花护桩,上层台基的四角有护法兽。</p> <p class="ql-block">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的传播历史也堪称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上座部佛教于隋唐时传入西双版纳。公元615年,在今天的景洪市建立了第一座寺院——瓦坝姐(Wat Pajet)。</p> <p class="ql-block">一旁的藏经阁据说是一位旅居泰国的慈善者受父母之嘱捐资兴建,大佛塔内的释迦牟尼塑像是橄榄坝最高大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上座部佛教在版纳深入人心,处处可见充满东南亚风情的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全州有30万佛教信徒。</p> <p class="ql-block">大佛堂内富丽堂皇,前面是众多的大小佛像。</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塔包树傣族一直把它视为神树圣树,传说: 佛祖释迦牟尼到勐罕讲经时,曾在这棵树下静坐七天七夜,面对澜沧江的滔滔江水,深思悟道。</p> <p class="ql-block">“塔包树” 据说有一位泰国老佛爷曾在曼听讲经,倍受村民崇敬,在他圆寂后,傣家村民为了纪念他,就在此修了一座塔。数年以后,塔的中间长出了一棵被傣家人视为神圣的树,这棵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种塔包着的树是菩提树,这种景观属于一种植物寄生现象,它是先有塔,后有树。菩提树属于一种榕树,它的根系比较发达,现在正由内向外蔓延。</p> <p class="ql-block">离白塔不远处有一口井,这就是公主井。相传,修建白塔时,曾得到老挝公主南波罕的资助。公主亲自到曼听视察,很快挖掘了这口水井。可惜公主的生命太过短暂,大白塔刚建好,她就离开了人世。村民们非常怀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公主。据说,每逢月儿圆时,村民们都走近公主井,传说从水里可以看见公主洗脸、梳头、照镜子。</p> <p class="ql-block">和老乡聊聊天,买了一包菠萝干,买了一筐芒果脯。</p> <p class="ql-block">香蕉园,好齐整的香蕉。</p> <p class="ql-block">胡颓子,别名羊奶子、三月枣、半春子、四枣等,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常绿直立灌木。果实可食,富含维生素、糖类和矿物质,可生食、酿酒、制糖,可作为果酒、果汁、果糕等果品加工材料。其果实、叶、根皆可入药,具有一定药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哥正在用粽叶柄制做毛刷,好主意啊!</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总有学不完的知识,这次又应验了。原以为是鹤望兰,也叫天堂鸟;识花君却告诉叫蝎尾兰,也叫富贵鸟;再比较,没有蝎尾,原来人家叫红鸟蕉,是蝎尾蕉科蝎尾蕉属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p> <p class="ql-block">红鸟蕉原产美洲热带,现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由于其鲜艳的色彩和新奇独特的造型,具有热带风情,是道路、公园、庭院的高档绿化材料。其花色艳丽、保存时间长,又是不可多得的高档切花材料,华南市场常年有供应。</p> <p class="ql-block">孔雀园里看孔雀,都懒懒的,没一个开屏。</p> <p class="ql-block">万人泼水广场,傣族园的重点项目,因为天凉,要等到下午1:30才有泼水表演,我们不等了,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傣族园的泼水广场是历届泼水节的狂欢主会场,每天有两场泼水活动,游客可参与互动体验。</p> <p class="ql-block">泼水广场融合了迎宾舞、象脚鼓表演等傣族文化元素,游客常被邀请参与舞蹈互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水花四溅,游客与村民共同参与,形成自由奔放的节日氛围。 ‌</p> <p class="ql-block">这是别人拍的,真热闹。</p> <p class="ql-block">泼水广场周围的小树林,也很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榕树。</p> 去傣族园赶摆街,每周六,当地的居民们都会把自己做的东西拿到这个集市上卖,当地人称之为“赶摆”。这个集市不仅热闹非凡,而且有很多好吃的小吃,价格也非常亲民。 <p class="ql-block">这棵菠萝蜜结的真多啊!</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壮观、精美、古老的佛寺、佛塔昭示着佛家的久远,也昭示着它们在傣家人心目中非同寻常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吃着菠萝干往回走,就当午饭了。</p> <p class="ql-block">路过曼降佛寺,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勐罕曼降佛寺是傣族上座部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拥有超过一千一百年的历史。这座寺庙不仅是傣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与东南亚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出来傣族园,我们打马直奔昆明。</p> <p class="ql-block">路过普洱市,茶叶店里买了一些老班章。</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东北。</p> <p class="ql-block">夜宿墨江服务区,晚饭是猪肉炖芸豆,还有哈尼族老乡给做的白肉,一直没舍得丢。</p> <p class="ql-block">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云南省普洱市辖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