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驾游上集 <p class="ql-block">秋日启程:驶向西藏的画卷</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日(西藏自驾游第1天),期待已久的西藏之旅终于启程。清晨的成都还带着夏末的余温,我们的车轮已经碾过雅安的晨雾,穿过天全的山谷。当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得陌生而壮阔时,我知道,真正的旅程开始了。</p><p class="ql-block">秋日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温柔地洒在康定的草原上。藏式民居散落在起伏的山峦间,白墙红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每一栋房子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惊叹号,点缀在这幅自然的画卷中。车行至八美时,远处的雪山已经隐约可见,它们沉默地矗立在天际线上,像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巨人。</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抵达道孚县,夕阳为整个山谷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空气中飘着青稞的清香,偶尔传来牧民的吆喝声和牛羊的铃铛声。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藏寨,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西藏——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最纯粹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哎哟,这折多山可把北京PJ40累够惨了!"同学小代掀开发烫的引擎盖,水箱正呼哧呼哧吐着白气,罗建敏麻利地拧开冷却液盖子:"海拔一高,连钢铁汉子都喘不上气啦!”。唉!还是等水温降下来我们再上路吧……。</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3日(西藏自驾第2天),车轮碾过道孚晨露,我驶入了一幅流动的唐卡。炉霍的草甸在窗外翻滚,金黄与翠绿交织的波浪撞碎在雪山脚下。甘孜的白塔群掠过眼帘时,转经筒的铜铃正随风传来亘古的叮当。</p><p class="ql-block">玉龙拉措的湖水突然闯进视野,像天神失手打翻的靛蓝颜料,在海拔4500米处晕染开来。牦牛群踩着云影漫步,它们的脊背驮着整个高原的阳光。雀儿山垭口的经幡突然扑簌簌作响,五彩布条里裹着千百个飞翔的祈愿。</p><p class="ql-block">德格的黄昏来得格外隆重,晚霞给印经院的朱红围墙再镀上一层金箔。我摇下车窗,听见风里传来雕版与墨香的呢喃——原来风景真的会说话,它正用酥油茶般的浓稠语调,讲述着横断山脉褶皱里的千年秘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3 天,清晨一早,我们一行从酒店步行去不远的“德格印经院”,印经院构造独特,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靠大门一侧为一楼一底,正房则为二楼、三楼,参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p><p class="ql-block">上午10左右我们从德格印经院出来后,直奔西藏的门户江达县,巨幅壁画呈现眼前</p><p class="ql-block">“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巨型浮雕壁画气势恢宏,生动再现1950年十八军进藏、红旗插上雪域高原的历史瞬间。军民团结、哈达飞舞,象征西藏和平解放,充满庄严与自豪。 中午2点过从江达出行20 公里处被修路工拦下禁止通行,说前方修路要下午6点才放行,无奈,只有就地休息等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D4 天,晨曦我们一行从昌都的酒店出发经类乌齐县一一到达丁青县的"西藏八大奇观 孜珠寺观寺"参观,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市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孜珠寺是雍仲苯教的核心圣地之一,代表了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古老传统。作为苯教三大祖寺之外的重要修行中心,其4800米的海拔高度象征着苯教"天国阶梯"的宗教理念。该寺保存了完整的苯教经典、仪轨和修行体系,尤以"羌姆"神舞和"天堂之路"修行道著称。在藏传佛教占主导的西藏宗教格局中,孜珠寺作为苯教少数存续至今的学术中心,对研究前佛教时期西藏宗教形态具有活化石意义,展现了藏地宗教文化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我们一行住的昌都通泰明宇丽呈酒店,该酒店位于西藏昌都市中心,属四星级标准,交通便利。酒店设计融合藏式风格与现代元素,客房宽敞明亮,配备地暖、供氧设备及高速Wi-Fi,适应高原环境。餐饮提供川藏特色及中西式自助餐,会议室设施齐全。服务细致,部分房间可览雪山景观,卫生条件良好,但隔音稍弱。整体舒适度较高,性价比优,适合我们这群自驾客。</p> <p class="ql-block">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平均海拔约4500米,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该县以牧业为主,盛产牦牛、虫草等特产,自然风光壮美,拥有“类乌齐寺〞(藏传佛教噶举派重要寺庙)、“伊日峡谷”等景点。317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是川藏北线的重要节点。藏族文化浓郁,民风淳朴,适合深度游和生态旅游。</p> <p class="ql-block"> 西藏自驾游第5天 “朝圣布加雪山:冰川之下的心灵震颤”,</p><p class="ql-block">晨光尚未完全驱散高原的寒意,我们已驱车驶向150公里外的布加雪山——这座藏东之巅,苯教信徒心中的圣境。车轮碾过苍茫大地,远处的雪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神祇低垂的眉眼。 </p><p class="ql-block">2016年,科考队曾在此发现五条壮观的悬冰川,它们如天神垂落的银练,自嶙峋绝壁倾泻而下,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观。正午时分,我们抵达山脚,越野车在崎岖的碎石路上颠簸前行,每一声引擎的轰鸣都像是叩响圣域的门扉。 </p><p class="ql-block">终于,冰川近在眼前。阳光穿透云层,冰壁折射出幽蓝的冷光,仿佛千年寒玉雕琢的圣殿。寒风掠过耳畔,裹挟着雪粒的清冽,而呼吸间尽是纯净至透明的空气。我们静立于此,任由这亘古的壮美冲刷视野,灵魂也似被冰川的寂静涤荡。此刻,语言已是多余,唯有敬畏长存心间。</p> <p class="ql-block">“秘境朝圣:遇见萨普神山”</p><p class="ql-block"> 西藏自驾游第6天,清晨我们从巴青县出发,向着比如县羊秀乡的普宗沟深处驶去,去探访那座刚被世人知晓的绝世秘境——萨普神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藏东的冰雪巨人,主峰巍峨耸立于6956米的高空,是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千百年来,它静默地矗立于此,直到2017年才被外界发现,从此成为旅行者心中的圣境。 </p><p class="ql-block">傍晚五时许,我们终于抵达神山脚下的冰湖。湖水如镜,倒映着萨普群峰的皑皑雪冠,仿佛天地在此对望。团友们纷纷举起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生怕错过这稍纵即逝的圣洁光影。我也匆忙架起三脚架,让镜头记录下这震撼心灵的瞬间——雪山、冰川、湖泊,还有我们渺小而虔诚的身影,一同凝固在这高原的黄昏里。 </p><p class="ql-block">夕阳渐沉,金色的余晖漫过冰峰,萨普神山在暮色中更显庄严。我们静立湖畔,任由寒风吹拂,内心却因这壮美而炽热。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滞,唯有神山的呼吸,在寂静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7日,晨曦微露时天下着濛濛细雨,我们从比如县羊秀乡启程。车队翻越夏拉山垭口,在海拔5072米的云端与经幡共舞,雪山晨光在挡风玻璃上流淌成河。途经怒江第一湾,大峡谷的磅礴气势令人屏息,江水在千仞绝壁间劈出壮阔的"Ω"形轨迹。在唐蕃古道4A景区,神秘肃穆的骷髅墙讲述着藏地生死哲学,斑驳的颅骨与飞舞的经幡构成震撼人心的生命图腾。穿越那曲高寒草原时,牦牛群像散落的黑珍珠在金色草甸上流动,车窗框出的每一帧都是windows桌面级的风景。300公里旅程化作相机里跳动的数字,每一次驻足都是与高原的灵魂对话,自驾的自由与惊喜在藏北天地间肆意生长。</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8天,那曲→班戈·雨霁巴木措</p><p class="ql-block">清晨冒雨驶离那曲,阴云压境,车窗上的雨痕将草原洇成水墨。正当以为今日要与美景擦肩时,天光乍破——巴木措在正午时分突然掀开雨幕! </p><p class="ql-block">铅灰色的湖面像被施了魔法,先褪成瓷白,继而化作一整块流动的钴蓝玻璃。云团在湛蓝天幕上狂奔,时而如雪崩倾泻,时而似白象群驰,湖中倒影随之幻化万千。车队瞬间沸腾,快门声与惊叹声撞碎在高原的风里。最动人的是那道横贯湖</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笫9天,“风雨同行,邂逅藏北生灵〞……</p><p class="ql-block"> 清晨传来消息,一位团友因高反加剧,不得不与妻子前往拉萨就医。带着遗憾与牵挂,我们七人继续踏上征程。班戈县大雨滂沱,天地间灰蒙蒙一片,仿佛为离别蒙上一层薄纱。临近中午,云开雨歇,行至措鄂鸟岛时,阳光穿透云层,湖光潋滟,鸟群翩跹,我们驱车深入,感受这片秘境的生命力。 </p><p class="ql-block">午后途经色林措,湛蓝的湖水与远山相映,驱车近200公里抵达尼玛县城。途中竟与一群藏羚羊不期而遇,它们优雅跃过荒原,为旅途添了一抹灵动。藏北的天气与风景一样莫测,但惊喜总在风雨后悄然降临。</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日第10天,《当惹雍措的雨雾秘境 》</p><p class="ql-block"> 晨起从尼玛县出发,细雨如酥,天地间晕开一幅水墨长卷。车队碾过藏北苍茫,当琼措湖面泛着铅灰色波纹,达果雪山在云隙间若隐若现,宛如天神遗落的银甲。120公里竟跋涉三小时有余,每个弯道都暗藏惊喜——旱獭从草甸探头,经幡在湿风中翻飞,牦牛群如移动的墨点,将荒原踏成流动的史诗。 </p><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蓦然闯入视线时,湖色竟比传说更魔幻。阴云压着靛蓝湖水,浪花啃噬着岸边的玛尼堆,文部南村的石屋像从山岩里自然生长。我们支起三脚架等待光影的恩赐,突然明白何为"转山不为轮回,只为与你相遇"。这慢下来的时光里,连轮胎溅起的泥浆都成了朝圣路上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笫11天,《穿越羌塘的野性诗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破晓时分的文部南村还浸在当惹雍措的梦境中,我们已驶入羌塘腹地的辽阔剧场。车轮碾过500公里荒原,窗外的风景如倒放的胶片——当琼措像打翻的孔雀石颜料,扎日南木措在正午阳光下熔化成液态白银,而达瓦措则是遗落在雪山间的蓝玻璃。 </p><p class="ql-block"> 海拔表指针在5000米刻度颤抖,天地却愈发通透。藏原羊如绅士般驻足凝视,藏羚羊优雅的犄角划破气流,最桀骜的藏野驴突然与越野车展开竞速,它的鬃毛在风中燃烧成金色火焰,四蹄叩击大地奏响自由鼓点。云影掠过旷野时,恍惚觉得是我们闯入了《动物世界》的片头。 </p><p class="ql-block"> 当措勤县的灯火终于在暮色中浮现,车辙里已盛满整个星空的倒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12天,《云端之上的温泉牧歌》</p><p class="ql-block"> 晨光刺破措勤的寒意,我们向着世界屋脊的脊梁驶去。216国道如一条天梯,盘旋攀升至5566米的桑木拉达坂——在这里,连呼吸都带着冰晶的重量。帕茹措和嘎荣措像被遗忘的蓝宝石,静静躺在荒原的褶皱里,打加卡的牧羊人挥动乌朵(抛石器),羊群便化作山腰流动的云团。 </p><p class="ql-block"> 桑桑湿地突然温柔了旷野,黑颈鹤在苇丛中梳羽,牦牛倒影将水泊染成墨色。最动人的是达格茶喷泉:滚烫的泉水从地心涌出,藏族家庭在氤氲热气中分享酥油茶。孩子们的笑声撞碎在岩壁上,越野车后窗堆满的方便面箱,此刻成了最温暖的生活注脚。 </p><p class="ql-block">当萨嘎县的经幡阵出现在暮色中,我们带回的不仅是相机里的雪山,还有温泉里那些未被高原风吹散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13天,《朝圣之路:与神山相遇》</p><p class="ql-block"> 黎明的萨嘎还笼罩在晨霭中,我们已踏上219国道这条通往天堂的走廊。490公里的旅程,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车轮碾过苍茫的羌塘草原,穿过呼啸的峡谷,翻越白雪皑皑的垭口,每一步都在接近那个神圣的所在:冈仁波齐。 </p><p class="ql-block"> 当那座金字塔般的山峰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时间仿佛静止。阳光为冈仁波齐镀上一层金辉,积雪覆盖的山体棱角分明,宛如天神用冰雪雕琢的宫殿。转山的朝圣者沿着蜿蜒的山路缓慢前行,磕长头的身影在经幡舞动间若隐若现。他们相信,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是连接天地的轴心。 </p><p class="ql-block"> 站.“在玛旁雍错湖畔远眺神山,湖水倒映着雪峰的圣洁。风中传来诵经的呢喃,煨桑的香烟袅袅升起,与云朵交融。这一刻,我们不再是过客,而是成为了这永恒仪式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14天,《荒原色谱:驶向狮泉河的斑斓之路》</p><p class="ql-block"> 告别神山的晨曦,我们驶入阿里腹地的色彩实验室。260公里的荒原像被阳光烘焙的调色盘——黄棕色的草坡泛起丝绸光泽,远山呈现出奇妙的莫兰迪灰蓝,与赭石色的沟壑交织成天然抽象画。 </p><p class="ql-block"> 每一道褶皱都在演绎光影魔术:正午时草甸是滚烫的铜镜,傍晚又化作柔软的金色毛毯。偶尔掠过的藏野驴扬起烟尘,为这幅画卷添上动态笔触。当狮泉河镇的白杨林突然闯入视野,那些倔强挺立的绿色,成了荒原最珍贵的惊叹号。</p> <p class="ql-block">《救援手记》</p><p class="ql-block">"老伙计"BJ40终究扛不住了——高原的凛风撕扯着它的筋骨,砂石路磨哑了它的咆哮。当仪表盘接连亮起警示灯,它像匹受伤的战马,喘着粗气停在了荒原中央。 </p><p class="ql-block"> 救援车踏顶着烈日赶来,钢铁臂膀温柔托起这个"病号"。BJ40蜷在拖车背上,锈迹斑斑的底盘还沾着羌塘的尘土。路过经幡阵时,我仿佛听见它轻声说:"等我养好肺,再带你们闯天涯。</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15天《界湖长歌:班公湖的蓝缎子》</p><p class="ql-block">破晓的狮泉河还裹着寒意,我们已向着边境线飞驰。145公里荒原在车轮下退去,突然——一抹钴蓝劈开苍黄大地,像天神抖落的哈达飘在国境线上。 </p><p class="ql-block">班公湖,这"长脖子天鹅"正舒展着150公里的身躯。东段湖面如打翻的蓝釉,西段水色渐变成孔雀石绿,中段狭长水道分明是大地裂开的翡翠项链。600平方公里的湖面下,卵石纹路清晰可数,倒映着喀喇昆仑的雪峰。 </p><p class="ql-block">巡逻艇划开琉璃般的水面,惊起斑头雁掠过中印实际控制线。我们蹲在岸边掬水,掌心里晃动着整个天空的蓝。</p> <p class="ql-block">≤藏地秋收图》</p><p class="ql-block"> 车轮卷起的尘烟里,忽现一片金黄的海——藏族村落正沐浴在丰收的晨光中。晒场上,青稞粒如碎金流淌,老阿妈弯腰扬场的剪影,像一张拉满的弓。男人们肩扛麻袋,古铜色脸庞上滚着汗珠;姑娘们筛谷的竹筐沙沙作响,惊起偷食的麻雀。 </p><p class="ql-block">风过处,青稞香混着牦牛粪火的味道,这是高原最朴实的香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16天,《穿越千年石窟的秘境之旅》</p><p class="ql-block"> 今日从狮泉河启程,在海拔5300米的云端之巅完成两次壮丽翻越。沿途霞义沟土林的嶙峋奇观与雪山辉映,360公里的征程最终抵达札达——这片被时光封存的佛教艺术圣地。</p><p class="ql-block"> .隐藏在东嘎与皮央两村之间的石窟群,如同散落在土林峡谷间的千年佛珠。1992年才揭晓人世的这片秘境,现存近千座石窟构成庞大的地下佛国:庄严的礼佛窟内壁画色彩依然鲜活,禅窟石壁上还留着修行者的掌印,厨房窟的烟熏痕迹诉说着僧侣们的生活日常。其中东嘎1号窟的坛城壁画,被誉为"西藏敦煌"的惊艳绝笔。</p><p class="ql-block"> 当夕阳为札达土林披上金甲,站在皮央遗址高处眺望,可见洞窟如蜂巢般镶嵌在百米崖壁,当年古格工匠们凿刻的叮当声,仿佛仍在峡谷间。</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驾游第17天,《古格王朝的日出与云端之路》</p><p class="ql-block">晨光未醒,我们已驱车前往**古格王国遗址**——这座矗立在札达土林之巅的失落王朝。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整座王城在金色晨曦中苏醒,残垣断壁间仿佛仍有吐蕃王族的低语。 </p><p class="ql-block">这座**10世纪**由吐蕃后裔建立的王国,依山而筑,从山脚至山顶落差**300余米**,600余座房屋、佛塔与洞窟如蜂巢般密布山体。保存完好的**红庙、白庙**内,壁画色彩依然艳丽,佛像慈悲垂目,历代赞普的画像在斑驳墙面上凝视时光。散落的盔甲、箭镞,无声诉说着当年战火与信仰的交织。 </p><p class="ql-block">中午启程,绕行**400公里**前往普兰。车行天路,云朵触手可及,雪山与荒野在窗外流转,恍若行驶在天空之境。偶尔掠过的藏羚羊,为这片荒原添上灵动的注脚。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境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西藏自驾游第18日,晨起驱车前往毗邻尼泊尔边境的科迦古寺。红墙金顶在高原阳光下分外庄严,经幡随风而动,似在诉说千年佛缘。</p><p class="ql-block"> 午后转赴玛旁雍措,吉吾寺静立湖畔。登高远眺,但见一泓碧水如天神遗落的翡翠,镶嵌在群峰怀抱之中。湖水清澈得令人屏息,倒映着雪山白云,恍若天地相融。水鸟时而在湖面点出涟漪,时而振翅掠过,为这静谧之境平添几分生趣。</p><p class="ql-block">我们索性走近湖畔,架起长焦镜头。远处雪峰巍峨,白云如纱,时而掩去山巅,时而散作飞絮。近处水波粼粼,倒映着瞬息万变的天空。在这般景致前,言语顿显苍白。唯有按下快门,将这一刻永恒定格。</p><p class="ql-block">天地大美,令人忘机。我们不觉已融入这幅天然画卷,以湖光山色为背景,留下合影。玛旁雍措的圣洁之美,不仅印在相片里,更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此情此景,当永生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