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环山西自驾游(2)

知足常乐!王赞平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一11日,我们夫妻2人和妻妹及其同学4人自驾游山西。11天的时间,行程3000公里,游览了22个景点。5月2日一大早从许昌出发一路向西进入山西运城,按顺时针北上。虽然正是五一假期,但是路上车辆不太多,一路畅通无阻。此行我们经历了严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初冬。前两天气温高达38度,可谓是盛夏,从第3天开始大风降温,气温骤降,沙尘暴、雨、雪齐上阵,羊毛衫、羽绒服派上了用场。但尽管天气恶劣,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旅游,反而倒增加了乐趣。山西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壶口瀑布、大行大峡谷等自然风光景点,又有云冈石窟、晋祠、悬空寺等历史文物,还有八路军总部旧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人们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果不其然,山西到处都是古建筑。悬空寺、广胜寺、应县木塔、小西天、永乐宫等古建筑,年代久远,结构巧妙,木雕砖雕石雕和壁画真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让人震撼。此次旅行,圆了我们多年的愿望,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北至操场城东西街、南至南关东西街和新胜东街、东至御河南北路、西至新建南北路,面积约为327公顷。古城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同古城墙始建。</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2008年启动修复工程,2016年城墙合拢,现完整保留明清格局。城墙略呈方形,周长7.24公里,高14米,设54座望楼、96座窝铺,四门(和阳、永泰、清远、武定)均配瓮城、月城及护城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形成"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棋盘式布局,体现古代城市规划的"坊"制。</p> <p class="ql-block">太原到处都是丁香花</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寺内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除两座主殿为辽金时期建筑外,其余皆为清朝时期重建。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华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9日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确定为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p><p class="ql-block">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凤临阁酒楼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是古城大同的历史餐饮名店,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凤临阁酒楼始创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明代1518年“游龙戏凤”的故事和清朝“百花烧麦”的佳话而闻名于世,是历代名人雅士云集、美食家乐聚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凤临阁的发展绵延不息,以其悠久历史、深厚积淀、传奇故事,成为拥有灿烂文化的名城大同的文化品牌之一。</p> <p class="ql-block">百花烧麦‌是凤临阁的招牌美食之一。据说在1900年,慈禧太后驻跸大同期间,特命凤临阁制作御膳。厨师精心制作了九笼“百花烧麦”,烧麦上端制成牡丹、芍药、秋菊等九种花形,馅内浇以相应的花形果汁,鲜而不腻,慈禧食后颇为赞赏,并题字“凤临烧麦”,从此凤临阁烧麦有了“天下第一笼”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凤临阁主楼总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内部曲栏回廊、移步异景。酒楼汇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诸多样式和风格,同时精选了大同历史名胜景点和故事传说,精美绝伦的雕刻和雕塑展现在各个建筑和环境内。</p> <p class="ql-block">凤临阁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座见证历史的博物馆。它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和美食家前来品味美食,感受大同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凤临阁就餐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5月初的许昌已进入初夏,气温升高,好多花都已开败,树木枝叶繁茂,但山西大同还百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开正艳</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原叫“玄空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千米恒山磁窑峡(亦称金龙峡) 翠屏峰西侧,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文物建筑物面积472平方米,寺前平台面积72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21平方米,文物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8.83公顷。</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历代皆有修缮,其中金、元时期,南楼、北楼及悬空栈桥已大致形成现今的空间格局,中华民国时期的悬空寺与与如今所见基本一致,且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修建。悬空寺寺门向南,以西为正,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总体布局为 “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 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其中悬空寺院包括了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等,南楼有纯阳宫 、 三官殿和雷音殿,北楼有三教殿、四佛殿、三圣殿。悬空寺景区及周边地带拥有恒山山岳崇拜、北岳神祭祀文化、民俗信仰社会活动与崇拜、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等非遗,如民间传说故事——悬空寺悬空之谜等。</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中国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较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较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佛宫寺释迦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p> <p class="ql-block">2001年,雁门关作为“长城”的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