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月的风,带着夏的热烈与春的余韵,吹遍茌平的街巷村落。当蔷薇爬满墙头,蝉鸣渐次响起,七彩公益志愿者协会国学推广组以满腔热忱,在六月的时光里种下一颗颗文化的种子,让国学经典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近日,一场场浸润心灵的国学活动在泰和小区、张楼村文化广场等地有序开展,将传统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场精神盛宴。</span></p> 一、经典浸润,让传统与时代同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6月20日晚,在泰和小区张其林老师工作室,特聘讲师张建月以《弟子规》中的这句箴言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劝善规过”的处世智慧。他谈到,古人强调朋友间要相互规劝向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理念一脉相承——友善不仅是待人以诚,更要在彼此的成长中相互督促,共同践行美德。现场居民频频点头,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原来老祖宗的智慧里早就藏着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成为更好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6月21日,活动的脚步并未停歇。清晨的信发街道办事处张楼村文化广场上,晨光熹微,居民们手持经典,齐声诵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朗朗书声与晨露一同浸润人心;当晚,张建月老师又在张楼村工作室带领大家学习《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居身务其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将“节俭”与“家风”的话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相结合,强调简朴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家庭和睦、社会文明的基石,而正确的教子之道,则是传承优良家风、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span></p> 二、薪火相传,让国学之光照亮生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弟子规》到《朱子治家格言》,从《大学》到《诫子书》,活动涵盖的经典内容虽跨越千年,却始终与当代价值观紧密相连。“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对子女的教诲,与“敬业”“诚信”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告诫,更是与当下倡导的“光盘行动”“勤俭节约”遥相呼应。</span></p> 三、同心同行,让公益力量温暖社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彩公益志愿者协会以“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此次国学推广活动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当居民们在晨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在讲解中理解传统的智慧,文化的认同感与社会的责任感便在潜移默化中生根。一位志愿者分享道:“看到老人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年轻人主动讨论家风建设,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学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能融入生活、指引方向的明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月的故事仍在继续,国学的薪火仍在传递。七彩公益志愿者协会将带着这份对文化的热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更多人在经典中汲取力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