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乡村孩子的‘’体育引路人‘’ <p class="ql-block"> 作为党员教师,唐家明始终将师德修养放在首位。</p><p class="ql-block"> 担任班主任期间,他坚持 “以爱育人”,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班里曾有一名因家庭因素而性格孤僻、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他通过与学生、班主任及家长多方沟通了解情况后,引导该生加入学校跳绳训练队,每天课后陪伴其训练,用 “一根跳绳连接你我” 的约定逐步重建她的信心。半年后,这名学生不仅在县级跳绳比赛中取得佳绩,更蜕变为阳光开朗的女孩。</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教育实践让他坚信:教育正是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的心灵唤醒过程。他要把这种信念和坚持化为甘霖,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体育学科的快乐。</p> 做乡村体育课堂的‘改革者’ <p class="ql-block"> 面对乡镇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有限的现状,唐家明秉持 “用有限的器材,上无限的课” 的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他结合山区学生体能特点,将花样跳绳等新型体育项目融入课堂,同时针对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新技能的同时提升身体素质,为体育中考筑牢基础。这种因地制宜的教学改革,让乡村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快乐。</p> 做团队发展的助推者 <p class="ql-block"> 作为学校团支部书记,唐家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突破。他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融入新想法,高质量推进团队建设,同时认真培育学校共青团队伍与学生会团队。在他的努力下,两支队伍的工作成效获得师生一致认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助力。</p> 做乡村体育精神的‘播种者’ <p class="ql-block"> “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 作为学校跳绳队、田径队、篮球女队等训练队的教练,唐家明坚持 “训练 + 育人” 双线并进。他为训练队定下 “三不原则”:不因成绩批评学生、不因进度放弃后进生、不因训练耽误学习。这种严慈相济的育人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既锤炼了体魄,也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p> 不变的坚持 <p class="ql-block"> 从公费师范生到乡镇体育教师,从青涩新手到市级优秀教练,岁月更迭间,不变的是唐家明对乡村教育的热爱。他始终铭记入职时导师的叮嘱:“乡村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通过体育培养的自信、坚韧与团队精神。” </p><p class="ql-block"> 未来,他将继续扎根瑶乡土地,以更生动的课堂、更温暖的陪伴、更扎实的担当,做乡村体育教育的 “点灯人”,让更多孩子在运动中收获成长,望见更广阔的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