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

小语

<p class="ql-block">七月流火,列队早会,领导训话: 大家要仪容整洁,不留长发,不蓄胡须,常换工服,衣着干净,勤于洗浴,不积汗味……。对于领导的训话,我是认真听训的,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规范,有必要在晨会上重点讲解吗?上班一周后,我才发现,有些人的衣衫,汗味果真很重。</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这样?大致有二。</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下班后,换上干净清凉的自家服装,把换下的工服,塞进衣柜,第二天拿出来穿,第三天又拿出来穿……,这样的工服,没有汗味,那才有怪呢。</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下班后,穿着工服回家。回家后,"浴"是浴了。"洗"却好像没洗。上面说的 " 洗 浴 ",是两个词,既沐浴和洗衣。七月流火流汗,换下的衣服,不洗就穿,难怪汗味重矣,难怪领导会训话 : 勤于洗浴,不积汗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本文要叙述的,不是"汗",而是"衣"。</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国家,以汉族为主。汉字汉语,是民族的文化之魂,汉衣汉服,是民族的形饰之美。</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中原人士,人们穿着宽大宽松的袍服,战争之际穿的衣服叫 " 深衣 " ,也称战袍、战裙。这种服装,上衣同下衣连为一体,是早期的连衣裙。《秦风、无衣》里写到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歌中说的,就是两个战士,共同穿上宽大的战裙、战袍,战友之情,称为袍泽兄弟。</p><p class="ql-block">后来的赵武灵王,学习少数民族的 " 胡服骑射 " ,提升了赵国的战斗力。所谓胡服,它的特点是短襟窄袖、合档长裤。袖口紧贴腕关节,手腕轻便灵活,便于持戟挽刀。合档长裤,方便骑马驰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服,从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流行了4000年,伟大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者屈原,穿的楚服,属于广义汉服中的一 种。屈原写的《离骚》,美衣美饰,美轮美奂。其中有两句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把高洁的莲荷,裁装成漂亮的衣裳,再饰以芙蓉花的美丽。这是屈原对服饰的爱恋,是对品行的要求,是对美好的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提出口号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改变了华夏几千年帝王政治,他还主导设计了中山装。</p><p class="ql-block">中山装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蕴含了深刻的政治理念与文化象征。立领、五扣、四袋,是中山装的重要设计理念。立领,代表中华民族今后将独立世界之林;五扣,代表五权分立;四袋,代表四邻和睦,友好相处。中山装,它不但具有服饰的庄重性,同时也拥有衣着的实用性。</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家请裁缝上门给我们做衣服 ,我做了一件呢子衣料的中山装,穿起呢子衣料的中山装,感觉形神俱立,意气风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改革开放吹起了发展经济的春风,同时也吹来了服装的舶来品——西装。西装的特色是敞领、少扣、开摆。</p><p class="ql-block">敞领,是西服的重要特点,它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塞纳河上渔夫敞开的衣领;西装领口敞开,扣子自然就少了,一般的西服,只有两粒扣子,也有一粒扣子和三粒扣子的款式;开摆,是西服的另一特色,有两摆开缝的,也有后摆开缝的,也有开而不摆的款式。</p><p class="ql-block">西装是纯粹的舶来品,它在服装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 " 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 " 等文化象征,在世界上久盛不衰。</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也买过几套西服。那时,穿着西装,打上领带,配上皮鞋,感觉特别神气。</p><p class="ql-block">西装,是西方的服装领袖,然而在中国民间,渐渐地被休闲服取代 ,休闲场所,旅游胜地,身着休闲装的人们,神情惬意,怡然自乐。</p> <p class="ql-block">西服,在中国官方,也渐渐暗淡了它的神圣光环。如今,中国官员,兴起穿夹克衫。行政夹克,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标配衣服,它的核心特点是庄重低调,实用方便,成为体制内官员的标志性着装。行政夹克颜色以黑色、深蓝色为主,厅级干部穿着行政夹克,外出调研视察,既显庄严肃静之气派,又有平易近人之风尚。</p> <p class="ql-block">话题回到民间。我是一个普通工人,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单位,发给大家几套纯兰色的工服。因为单位效益好的缘故,穿上工服走在街上,回头率特别高。社会在前进,工服也在变化,我们单位由一年四季纯兰色工服,变成夏季淡蓝色,秋冬季深蓝色的工服,穿上这种工服,依然有自豪感,得意感。</p><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我下岗了。下岗后的我,以前什么自豪感、得意感,通通荡然无存。下岗后的我,着装回到休闲装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岗,是人生的一种过渡。工作,是人生的一种必须,五十岁的男人,要养活自己,也要提显人生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服装,会分出工作职能。</p><p class="ql-block">进入新单位三个月,领导把我晋升为形象岗。我的工服,变成了西装领带配革履。记得刚穿上新服装的那天晨会,领导说 : 许明华同事,因努力的工作态度,穿上了西装……</p><p class="ql-block">每天上班的清晨,我站在镜子前,穿好衬衣,系上领带,整理眉毛,梳理发型……,这是我的着装需要,一个普通工人的着装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我想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官员的要求 : 照镜子,正衣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