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湘渝有约之重庆叠石花谷

王顺仙

酉阳叠石花谷景区位于酉阳县板溪镇,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扶贫示范景区,分为叠石花谷区和艺术部落两大部分。两区呈“一”字型,从北至南,依次排开。其中,叠石区是叠石艺术巫傩文化区,在园区的北部;艺术部落是乡村艺术花卉欣赏区,在园区的南部。 景区大门,立刻被眼前的叠石堆砌的大圆拱门所震撼,四周伫立着数根蘑菇样巨大的叠石石柱威立在拱门两侧,立刻将人无形中带入了一种敬畏神秘的魔幻意境之中。 叠石花谷公园艺术大门,纵深19m高。叠石花谷门柱,两侧是石人像左右位。 登上山顶,眼前的景象更是令我震撼。山顶上的巨石形状奇特,表面凹凸不平,上面长满了青苔和其他植被。这些植物的存在,使得原本冷硬的石头变得柔软而富有生命力。我站在巨石旁,眺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慨。<br> 石花,地质学上称之为“叠层石”,是地球上最言老的生命化石。板溪石花彩成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一一蓝藻等单细胞生物将海水中的密眉题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层叠状化石,其记录了蓝藻将地球由被火山气体覆盖的无氧环境改变为氧气充足的宜居环境的漫长过程,呈现了生物由单细胞向多细胞选化的伟大进程。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被誉为大地史书”“生命摇篮”。 叠层石:叠层石形成干5亿年前的寒武纪,是地球上最早生命一蓝藻等单细胞生物将海水中的碎屑颗粒粘、沉淀而形成的层叠状化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被誉为“大地史书”“生命摇篮”。<br><br> 图腾柱:中国巫滩文化所强调和崇敬的是自然界普遍的生命力对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尤其是雄性生殖器的崇拜图腾在武陵山片区历史悠久,深入人心。 蓝天白云下,这些石头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时间的回响,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难戏戏台:傩”最初产生干“驱鬼”和娱神的祭活动。战国时期前,傩文化曾是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自“罢黔百家,独尊儒术”后,傩文化在中原地区逐渐消失。却在相对封闭的武陵山地区被保留下来,并枝繁叶茂的发展至今。<br>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悠久并广泛流传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沿途,一块巨大的傩像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块傩像表面布满了裂纹纹理,周围散落着一些小石子。周围的植物茂盛而翠绿,与裸露的岩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原始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天作之合:相传远古时期,地球上洪水泛滥,淹没了田园,灭绝了人畜,整个世界上只剩下公和母这一对兄妹了。为了繁行人类后继有人,兄妹俩人决定成亲结婚,延续人类 层层叠叠的石头旁摆着一样的用河卵石打磨出来的圆圆的石头,远远的看上去像一盏盏灯,我们都在像这里晚上应该会一闪一闪的发着亮光。 走进叠石花谷,就是走进童话。走出叠石花谷,就是走进红尘。一进一出,就是一个童话到红尘的来回。 景区中处处可见打造的“傩神”形象,高大威猛,顶天立地,它是在人类早期历史人们恭敬出来的神,带着原始的气息,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入,傩文化穿越历史的尘埃延续至今。 叠石静默了五亿年,傩戏吟唱了三百万天。绝美叠石花谷,白昼芳草连天,入夜一汪星海,美哉又一胜景,壮哉艺术情怀。 “石上生花”,“石来运转”,低头抚看石上生花,它们是亿万年前的蓝藻化石。似乎还能听到海的呼吸,蓝藻见证了地球由无氧到有氧的过程,生命如此神奇。<br> 走进叠石花谷,就是走进童话。走出叠石花谷,就是走进红尘。一进一出,就是一个童话到红尘的来回。 叠层石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蓝藻等单细胞生物将海水中的碎屑颗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层叠状化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被誉为“大地史诗”、“生命摇篮”。 好运们:由叠层石垒砌的三道拱形石门,从此门进入一直往前,预示着“好运连连,幸福长久”,所以此门也叫“好运门”。 好运石上坐一坐,但愿好事连连,但愿霉运快快散去。 三生石:“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思涵盖情定终身的象征物。相传女娲娘娘在炼石补天之后,剩余的沙石凝聚成的一块巨石,将其立干西天灵河的河畔:封这块巨石为“三生石”。<br><br> 天眼一是古人观天祈福的场所,可以上观宇宙天象,下消人间烦恼,风、雨、雷、电四神可以庇佑平安。远观天眼,像一口巨大的锅,近观天眼,就像一口井。井浅浅的,但拍照有震撼感。 三皇台:神农氏是中华民族之祖,神农氏亲尝百草,辨别药性,撰写了人类最早的医药著作《神农本草经》.教导人民种植五谷、蒙养家畜,促使中国汉族的农业社会结构得以顺利完成。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被后世奉为”火祖”。 十二月神石柱是景点重要的群雕,代表着土家人对天象自然的深刻认知,对应着十二种动物的命运气数,今天看来还是有迹可循…… 十二月神柱石阵,每根高约3米,重达约10吨,围绕“天圆地方”理念和月份顺序依次排列,每根石柱代表一个月份,分别对应不同的月神。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代表自己生辰月神的石柱,默默许願,去接受神的庇护和专属守护神的祝福。 冬月护法神:冬月为正气漂然的护法神,又为当月出生的人的守护神。人身正立,牛首,面方形青色,露齿。<br> 三月春之神:三月为主字春天的春之神,又为当月出生的人的守护神。乌身,似有爪及短尾。方首,面青色,无耳,方眼无晖,顶有短毛。<br> 正月生命神:正月为孕育生命的生命神,又为当月出生的人的守护神。兽身鸟足,长颈蛇首,口吐岐舌,全身作蜷曲状,首足赤色,身尾青色。<br> 十二月神是当月出生人的守护神。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出生月份对应去找自己的守护神,在代表自己生辰月神的石柱前,默默许愿,去感受神的庇佑、聆听来自您的专属守护神的祝福。十月希望神我的守护神。<br> 其实,人生处处是风景,只是因为走得匆忙,而常常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一切。不论是友情、亲情、爱情,只要我们能够细心呵护和珍惜,那生命就像这些细小的草籽,随着轻风,一路翻滚,风儿把它带到哪里,那儿就是它安家的所在,那儿它都能生根发芽,哪儿都是最美的风景。 站在好运们上,我仿佛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灿烂,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叠石花谷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br> 漫步在叠石花谷,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是故事。这里不仅观赏了如梦如幻的花海,还参观了5亿年前的地质奇观,也对深厚的巫傩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次一游,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真是不虚此行!请继续收看最后一集湘渝有约之重庆桃花源、仙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