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之行…蒿岔峪、西潼峪

萍.遇

<p class="ql-block"><b>  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幽深而静谧的山谷,它们被泛称为“秦岭七十二峪”。每条峪口都有自己神秘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蒿岔峪位于潼关县原安乐镇政府东南2公里处,该峪南起甘斜洼,与洛南县毗邻,北到峪口,全长15公里;蒿岔峪先是东西两大分岔,分岔中又有分岔,此即蒿岔峪“岔”之义。至于蒿,在秦岭72峪中是特别普遍的植物。上古时,蒿岔峪积水甚多,从山梁俯瞰,水呈黑色,故称黑水峪。</p> <p class="ql-block">山里人热情好客,问明来意后,很快跟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熟人”。</p><p class="ql-block">村民说“过去有七八百人哩,这些年大多数搬进了县城的安置小区,现在峪道只剩几户人家,避险搬迁项目是指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处于危险区域的居民搬迁到安全地带的工程项目</p> <p class="ql-block">潼关金矿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第一家国营黄金企业。企业在西潼峪金矿脉设有4个采矿坑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受当时政策的影响,几乎潼关的所有峪道,都成了黄金矿产资源开发的战场。峪道内、沟岔里、开矿,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河水变黑,山体裸露,动物减少。</p> <p class="ql-block">蒿岔峪河发源于蒿岔峪内海拔1500多米的甘斜洼,属潼关县境内较大的一条河流。过去,旮旯沟内采矿废渣乱堆乱放,严重破坏了沟内生态环境,还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源,在暴雨、山洪作用下,极易被冲出山沟,形成泥石流。</p> <p class="ql-block">蒿岔峪的旮旯沟治理工程,修筑截排水系统224米,建拦渣挡墙145米,绿化3000平方米。通过治理,旮旯沟实现了稳渣固渣,形成了畅通的行洪通道,从根本上消除了泥石流隐患,恢复了沟内生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潼峪位于秦岭潼关段最西端,峪内有河,因河谓之潼谷水,故称此峪为潼峪。潼关东部有“桐峪”与其发音相似,当地人遂称此峪为西潼峪,以免混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峪内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坑口到生产区之间,建成了简易公路。因10多年前建成的潼洛公路标准较低,年久失修,多处出现洼陷、坑槽、龟裂,盘山路段经常发生山体塌方、侧崖滑坡等情况,影响行车安全。</p> <p class="ql-block">2021年,潼关县实施了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潼洛公路潼关段改扩建工程。目前,路面平整、美观、流畅的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即将实施的二期工程完工后,将极大地改善潼关到洛南的通行条件,促进交通运输和旅游产业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