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战争论》VS俄乌以伊美的战端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AI时代的一致性</span></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要用这么长的篇幅谈论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度”的难题,是因为这能显示计算机面临的一个更大的问题:一致性问题(又被称为“对齐问题”)。</p><p class="ql-block"> 只要人类给计算机一个特定的目标,比如“让YouTube流量增加到每天10亿小时”,计算机就会竭尽全力,以各种不同方式实现这个目标。</p><p class="ql-block"> 但由于计算机的运作与人类大不相同,很可能所用的方法将完全出乎人类的意料,造成未曾预见的危险后果,而与人类最初确立的目标完全不一致。</p><p class="ql-block"> 就算推荐算法已经不再鼓励仇恨,计算机的其他一致性问题还是可能引发相关灾难,其严重程度比起针对罗兴亚人的冲突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计算机变得越强大、越独立,这种危险也越大。</p><p class="ql-block"> 当然,一致性问题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算法所独有的。早在计算机发明之前,一致性问题就已困扰人类几千年。</p><p class="ql-block"> 比如以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为代表,现代军事思想也一直摆脱不了这种目的不一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克劳塞维茨是一位普鲁士少将,曾参加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彻底击败拿破仑之后担任普鲁士战争学院院长,开始构思规模宏大的战争理论。</p><p class="ql-block"> 他在1831年死于霍乱,妻子玛丽编辑了他未完成的手稿,并在1832-1834年陆续出版《战争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战争论》</span></p><p class="ql-block"> 《战争论》提出了一套合乎理性的模型来解释战争,至今仍是主流的军事理论,书中最重要的一句格言就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p><p class="ql-block"> 这意味着战争不是情感的暴发,不是英雄的冒险,不是神祇的惩罚,甚至不是一种军事现象,而是一种政治工具。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行动必须与背后的某种整体政治目标一致,否则就是完全不理性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假设墨西哥正在考虑要不要大举入侵占领小小的邻国伯利兹。再假设,墨西哥经过详细的军事分析,认定如果开战,只要三天就能迅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彻底击溃伯利兹军队,攻下其首都贝尔莫潘。</p><p class="ql-block">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这样还不足以构成墨西哥入侵伯利兹的理性原因。只是确保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意义,墨西哥政府该自问的关键问题是:这场军事上的胜利究竟能够实现什么政治目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拿破仑造就德国和意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有许多军事上决定性的胜利最后却导致彻底的政治灾难。对克劳塞维茨来说,最明显的例子就发生在他身边:拿破仑的一生。没有人怀疑拿破仑的军事天才,讲到战术与战略,他定然是个中翘楚。</p><p class="ql-block"> 然而,虽然他胜仗连连,一度攻下大片领土,却没能因此建立长久的政治成就。他征伐四方,只是让大多数欧洲列强群起联合反抗,加冕不过十年,帝国便轰然倒塌。</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从长远来看,拿破仑连连得胜反而使法国从此走向下坡路。数个世纪以来,法国一直是欧洲地缘政治的一方霸主,主要原因就是意大利与德国没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意大利就像一锅大杂烩,包括几十个兵戎相向的城邦、封建公国与教会领地。德国则像一幅更奇怪的拼图,有1000多个独立政体,松散地集结在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理论上的宗主权之下。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德军或意军。</p><p class="ql-block"> 随着把帝国版图扩张到中欧与意大利半岛,拿破仑在1806年推翻神圣罗马帝国,而将许多较小的日耳曼与意大利公国合并,建立了莱茵邦联与意大利王国,希望将这些领土收归自己的帝国。</p><p class="ql-block"> 横扫各地的拿破仑大军也将现代民族主义与人民主权的理想传播到德意志与意大利的1789年,根本无法想象德国或意大利入侵法国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拿破仑认为这一切会让他的帝国更加强盛。但事实上,在传统结构被打破之后,日耳曼人与意大利人尝到了民族统一的甜头,拿破仑就这样在无意间奠定了德国统一(1866-1871年)与意大利统一(1848-1871年)的基础。两个民族国家的统一齐头并进,</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德国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击败法国而终于实现。面对国境东边这两个新近统一且民族主义高涨的强国,法国再也没能恢复过去的霸权地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的中东战果</span></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比较晚近的例子则是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同样是赢了军事却输了政治。美国在重大战役中攻无不克,长期政治目标却是一事无成,没能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也没能在中东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地缘政治秩序。</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争真正的赢家是伊朗。美国在军事上的胜利,让伊拉克从伊朗的死敌变成其附庸,从而大大削弱了美国在中东的地位,而伊朗则成了这里的霸主。</p><p class="ql-block"> 拿破仑与小布什都是一致性问题的受害者,自己的短期军事目标与国家的长期地缘政治目标就是无法保持一致。</p><p class="ql-block"> 克劳塞维茨的整部《战争论》其实就是在警告一件事:确立“尽量得到最大的胜利”这种目标,就和确立“尽量提升用户参与度”一样,太过短视近利。</p><p class="ql-block"> 根据克劳塞维茨的模型,必须先确立明确的政治目标,才能让军队据此确立一套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军事战略。</p><p class="ql-block"> 只要有整体的战略作为参考,低级军官也能在战场推导出理性的战术目标。这套战争模型在长期政策、中期战略和短期战术之间建构了一套明确的层级。</p><p class="ql-block"> 所谓合乎理性的战术,就是要和战略目标一致;所谓合乎理性的战略,就是要和政治目标一致。即便一位基层指挥官,他的战术决策也必须符合整场战争的最终政治目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上尉与总统的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 假设在美国占领伊拉克期间,一个美军连队遭到来自附近清真寺中的敌人的猛烈攻击。这位指挥官有几个战术决策选项:可以命令连队撤退,可以命令连队攻下清真寺,也可以命令坦克直接炸毁清真寺。他该怎么决定?</p><p class="ql-block"> 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看,这位指挥官最好的决定就是直接命令坦克炸毁清真寺。这样可以利用美军在火力上的战术优势,避免士兵面临生命危险,还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术胜利。</p><p class="ql-block"> 但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会是最糟的决定。要是美军用坦克炸毁清真寺的视频流出,不仅会在伊拉克引起公愤,还可能激起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愤怒。</p><p class="ql-block"> 攻下清真寺在政治上或许也不是个好决定,因为这不仅同样可能激起伊拉克人民的不满,还可能让美军付出生命的代价,进而削弱选民对战争的支持。考虑到美国这场战争的政治目标,最合乎理性的选择或许就是直接撤退,接受这场战术上的失败。</p><p class="ql-block"> 这样来看,对克劳塞维茨而言,所谓的合乎理性,就是目标与行动要有一致性。如果只追求战术或战略上的胜利,却造成与整体政治目标不一致,就不能说是合乎理性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智能时代的战火</span></p><p class="ql-block"> 但问题在于,军队的官僚特质让他们很容易落入这种非理性陷阱。第三章提及,由于官僚制度必须将现实放进不同的抽屉,等于鼓励不惜牺牲整体更大的利益,只追求狭隘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为了眼前狭隘的使命,官僚很有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样更广泛的影响,而且,要问官僚的行为是否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向来都不是个简单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军队的运作如果需要冗长的官僚流程</p><p class="ql-block">(所有现代军队都是如此),那么在战场指挥连队的上尉和于遥远的办公室里制定长期政策的总统之间就会出现巨大的鸿沟。上尉所做的决定,很有可能现场来看合理,实际上却有损战争的最终目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看到,人类早在计算机革命之前就已经遇到一致性问题。现代人想构建信息帝国时会遇到的困难,与过去人们想要征服四方时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太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然而,计算机确实让一致性问题的本质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过去,只是让人类官僚及人类士兵的行为向社会的长期目标看齐,就十分困难;在未来,要让“算法官僚”与自主武器系统向社会长期目标看齐,则更是难上加难。</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摘自:尤瓦尔赫拉利 著、林俊宏 译《智人之上》第八章,230至233页。</p><p class="ql-block">2025.6.22,大藤峡水电站坝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