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香儿与花儿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  婉儿、香儿与花儿,这三位女性,如同命运织锦上的三根丝线,各自缠绕,各自延展。</p><p class="ql-block"> 婉儿,那位被岁月雕琢成的老太太,名字叫秋婉或婉秋?她的过往如同迷雾中的传奇。据说,在她青春年华时,曾是某位国民党军官的夫人,那段时光,她定是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然而,三年内战的风云突变,军官如同晨雾般消散,有人说他捐躯沙场,有人说他远遁台湾,真相如何,已无从知晓。她带着一身未解的谜团,落户于我们的小村庄。记忆中的她,总是身着洁净如新的衣裳,发丝被精心梳成一个高耸的发髻,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贵族气质。她的儿子,却似乎并未继承这份优雅,相貌平平,行走时脚步拖沓,鞋声杂乱,与母亲的贵气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是因为未曾历经风雨,文革期间,当农村的苦力劳动如潮水般涌来,她终于不堪重负。为了生存,也为了儿子的未来,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城中的剃头匠陈老二以换亲的方式结合。从此,她步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远离了风吹日晒。然而,好景不长,改革开放初期,国营理发馆倒闭,陈老二也因病离世,留下她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p><p class="ql-block"> 香儿,是陈老二的女儿,婉儿的儿媳妇,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曾为了女儿的未来,四处奔波,将女儿的户口迁入城中,让女儿得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而她,却继续留在农村,忍受着丈夫的暴力与虐待。家中的美食,她与孩子无缘;村里的宴席,她只能遥望。她承担着繁重的农活,种地、撒化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某日,她突然眼神直勾勾走向我,眼中闪烁着迷茫与渴望,问我:“你是这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你说,这世界上有没有命运?你相信命运吗?”我告诉她,我不相信命运,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她疑惑地问:“什么是知识?”我告诉她,知识就是文化。她喃喃自语:“文化?那我有文化,我读过完小(小学),我有文化!”那时的她,走村串户,收集废品,从破铜烂铁到废纸绳头,无所不收。后来,她也尝试收羊毛,但高昂的成本让她望而却步。我时常看见她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异样的光芒。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消失了,我母亲说,是跟一个河北的收羊毛的人私奔了。八年后,再次见到她,是来我们村收羊毛的,穿着藕荷色西装,干净利落,手里拿着计算器,在给客户结账,俨然一个老练的商人。她还带走了与前夫所生的、已经十六岁的儿子,一起经营这个事业。听说带她走的那个男人已经去世了,留给她一家梳毛厂。而前夫,只能蹲在墙角的阳光下,骂骂咧咧,却不敢向她靠近半步。</p><p class="ql-block"> 花儿,是香儿送进县城的大女儿。她和奶奶一起在县城经营着小食品生意,从花生瓜子到米花糖,后来也卖起了水果。她的模样和言语,都与她的母亲先前有着惊人的相似——脏兮兮的衣裳,疯疯癫癫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望着这祖孙三代三位女性,我不禁沉思:人的命运究竟取决于什么?是生活环境?还是文化程度?或许,婚姻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学校;有人说,男人是女人的学校。理想的婚姻,能够互相成全,使彼此变得更好;而糟糕的婚姻,则只能互相折磨、互相消耗、互相拉低。这三位女性的命运,或许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