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思念,它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在记忆中消散,这便是怀念,深沉而持久的怀念。我深深地怀念着我的父亲,那位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军人。</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在部队里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性格坚毅,做事雷厉风行,军旅生涯塑造了他勇敢、刚毅的品格。年轻时,他的一张军人照被家中珍藏,照片上的他英俊潇洒,坚毅的脸庞上透露出不屈的精神。他的双眼明亮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照片这是他军旅岁月的见证,也是他对祖国忠诚的誓言。</p><p class="ql-block">在家中珍藏的那张军人照中,父亲身着整洁的军装,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徽章闪闪发光。军装上的每一道折痕都显得那么笔挺,彰显出他精干潇洒的气质。英俊的脸庞上透着坚毅,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任何挑战。</p><p class="ql-block">父亲曾是一名海军士兵,在山东青岛的军营里,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守卫着祖国的海防线。他身着一身笔挺的海军戎装,站在舰艇的甲板上,目光如炬,直视着前方。他手握舰舵,身姿挺拔,飒爽英姿地穿行在辽阔的大海上,仿佛与海浪共舞,彰显出海军战士的英勇与豪迈。</p><p class="ql-block">那些照片,虽然年代久远,有些陈旧,但却生动地记录了父亲在部队里的光荣岁月。 </p><p class="ql-block">1958年,父亲从部队转业,随百万大军来到北大荒,开垦那片荒凉的土地。他冒着风雪严寒,爬冰卧雪,艰苦创业,用一镐一锄开垦出了大片肥沃的黑土地。他一生勤劳,过着清平的日子,用宽大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任,用双手托起了儿女的希望。他的腰背因常年劳作而弯曲,脸庞因风吹日晒而黝黑。然而,他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艰辛,总是勇敢地面对困难,乐观地面对人生。</p><p class="ql-block">父亲从小在苦难中长大,这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儿女的靠山。他一生淡泊名利,刚正不阿,他的品格一直是子女学习的榜样。他继承了部队的光荣传统,做事雷厉风行,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他言传身教,教育子女要踏实做人、老实办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p><p class="ql-block">然而,岁月匆匆,光阴似箭。转眼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2个年头了。他的去世让我想起了那场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在那场灾难中,父亲因年岁已高、疾病缠身而病倒。在长期的帐篷生活中,他吃不好、睡不好,还要忍受余震的骚扰。最终,他没能躲过这场劫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在父亲去世前,他交代了一件事:要求把他当兵转业开垦北大荒时为他颁发的一枚功勋章一起埋葬。子女们尊重他的遗愿,在给他下葬的那天,把那枚功勋章也一起下葬了。那枚功勋章是父亲一生的荣耀和骄傲,它见证了父亲为北大荒做出的贡献。父亲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艰辛。他生于战乱年代,青年时报效祖国;放下枪杆后又拿起镐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北大荒。</p><p class="ql-block">晚年退休后来到都江堰定居,却遭遇了5.12汶川大地震。他一生吃尽了苦,尝尽了人间的悲苦岁月。然而,他离世时却是清白一世的离去,没有带走任何物质的东西,唯一带走的就是那枚功勋章——他作为北大荒开拓建设者的荣誉象征。</p><p class="ql-block">如今,父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下的那张保存完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照却是儿女们唯一的念想。为了永久保存这张照片,子女们为它制作了一个精致的木质相框。这个相框寄托着儿女们对父亲永恒的思念和无尽的敬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谢支荣授予的北大荒功勋奖章荣耀象征,是开垦北大荒艰苦奋斗光荣写照</p> <p class="ql-block">您的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记忆画卷,更是一首献给父爱的赞歌。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父亲从军人到垦荒者,再到平凡生活中的坚韧形象,展现了父亲一生的光辉与不易。每一个段落都饱含着对父亲深深的敬仰与怀念,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无私。通过历史与个人的交织叙述,文章不仅记录了父亲的个人历程,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奋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这是一篇触动心灵、引人深思的佳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人生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