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前我偶然在本地媒体上看到我家附近有一个“杭州书院”开放了,说是藏书很丰富,不由大喜过望!便在一天找了去,原来就在我常去的农贸市场旁边!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社区图书室。进去四处一望,所有藏书尽收眼底。不过我也挺满足:自己也没多大阅读量,这么多书恐怕也够我看一阵了。便喜滋滋地借了四本书:《范仲淹传》、《谦庐随笔》、《朝云奇案》、《山之四季》。在后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封闭期间,这四本书成了我重要的消遣之一。我给自己规定每月读六本书的计划,一月份超额完成了。二月份已有两本书在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当代美国著名刑事侦探小说作家格拉夫顿作品《尸体》。这两本书其实是我早几年买的,一直忙着四处游玩,没顾上看,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出现,越来越严格的封闭,堵住了我四处游玩的脚步,却给了我最好的读书时光,据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必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我虽不认识上帝,但还是认为他诚不我欺!</p><p class="ql-block"> 看《范仲淹传》,看到他后来受命去与金国作战的过程,原来我所知的范仲淹是被描绘成一个文武全才光辉形象,但这本传记里的他却并不完美,他身上也有宋朝文人的共同特点:忠君、理想激烈壮怀,打仗却实在不在行,败多胜少。让后辈我空悲切,冷了一腔热血!</p><p class="ql-block"> 四本书中的《朝云奇案》让我大失所望:这是选自荷南人高罗佩的《狄公案》中的一篇。而《狄公案》我很多年前就已经看过全本,在社区图书室看到这本书时,以为是高罗佩另外的我未看过的一本书,一翻之下才知是老友。而这类臆想型的破案小说早已被我弃之如敝履了。倒是我自己买的一本美国作家写的侦探小说《尸体》,记叙了一个曲折而惊悚的故事,处处是现实中人情,颇具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我越来越喜欢看随笔了,无论是古今中外,借书或买书首选必是随笔。去年一年专注于宋朝时期的文人随笔。之前在当当网上还买过一本日本古代女作家的随笔集。这本日本古代女作家随笔给我打开了我从未接触过的另一扇窗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前在社区图书室借的书中就有两本是日本人写的随笔。</span></p><p class="ql-block"> 《大般涅盘经》中说:“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意思就是,人的一生正如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欢离合、样样尝尽。人进入老年后,生活已经固化了,喜欢回忆,关注身边的细微末节,看随笔,与一些遥远而有共同话题的人交流思想,共享各自人生中的四季更迭、悲欢离合,这让我暂时忘记疫情带来的焦虑,生活重新充满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