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苏州看盘门

小子

<p class="ql-block">  盘门三景融合了历史、建筑与自然景观,现为国家4A级景区。登盘门城墙可俯瞰整个景区夜景,瑞光塔与吴门桥则分别展现了宋代建筑艺术与运河水乡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瑞光塔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宋代重建为七层八面砖木结构,1978年发现“真珠舍利宝幢”<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内出土的北宋“真珠舍利宝幢”(含4万颗珍珠)为佛教艺术瑰宝,现藏苏州博物馆法。</span></p><p class="ql-block"> 瑞光塔外形逐层收缩呈曲线,底层须弥座浮雕狮兽,塔心柱采用“永定柱”法。</p> <p class="ql-block">  盘门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时期(前514年),现存为元代(1351年)重建,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p><p class="ql-block"> 陆门分内外两重,形成瓮城;水门设双重闸门,控制水路交通。</p><p class="ql-block"> 城门上“水陆萦回”匾额点明其枢纽地位,是研究古代城防与水乡交通的活态标本</p> <p class="ql-block"> 吴门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现存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是苏州最高单孔石拱桥。桥身66.3米,可容船只扬帆通过,保留宋代武康石残件,南北坡各50级台阶。桥上可远眺七座古桥,形成“一桥观七桥”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蟠龙桥的前身为清代道光年间建造的"枣市桥”,原位于胥江枣市街西段。因年久失修,枣市桥于1981年被拆除,其石料被保存。2003年,苏州政府为贯通盘门外城河两岸交通,按枣市桥原设计结构,将旧桥石料移建至现址(盘门外护城河),并更名为“蟠龙桥”。</p><p class="ql-block"> 蟠龙桥采用**三孔圆拱**形式,总长56.8米,桥面宽5米,底宽7米;中孔跨径15米,两侧边孔各8米,可通大型游船。</p><p class="ql-block"> 蟠龙桥既是古桥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范例,也是苏州“桥文化”的活态展示。其移建工程兼顾历史风貌与现代功能,使清代古桥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现已成为环古城步行线的重要节点,登桥可览四桥(吴门桥、蟠龙桥、人民桥、南园桥)同框胜景</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面积约16.5亩,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较古老的园林,为苏州大型园林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