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冬虫</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8838229</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p> <p class="ql-block">退休的我和老伴相约,一起前往日本,一是看望在东京读研究生的女儿,二是游览日本风景。侄女小虫虫也加入了小组,这样我们一行四人昨天由伊豆抵达大板的奈良市,今天早餐后马上乘坐地铁赶往久负盛名的奈良公园来一睹小马鹿风采,果然名不虚传,大饱眼福,小马鹿可爱憨厚,乌鸦在空中盘旋,鸽子在草地上和小鹿抢食,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奈良见鹿,美景天城。我们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惊讶,原来“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地铁将我们一行四人从奈良市的喧嚣中抽离,驶向那片传说中的鹿之王国。苏东坡曾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奈良公园的鹿群,恰似这诗句的生动诠释——远观如移动的褐色云霞,近看则每一只都有独特的神韵。春日大社的朱红色鸟居下,几只幼鹿正低头啃食青苔,阳光透过古老的榉树洒在它们斑驳的皮毛上,恍若葛饰北斋浮世绘中走出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的青铜大佛静默俯瞰着草坪上的人鹿嬉戏。白居易《池上》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童趣,在这里化作孩童手持鹿仙贝被群鹿追逐的欢笑声。我蹲下身,一只额前有白色星斑的母鹿缓步靠近,湿润的鼻尖轻触掌心时,忽觉千年前鉴真和尚东渡时所见之景,或许正是这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样。乌鸦在唐鸱尾上盘旋,鸽群忽起忽落,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生灵共乐图》,恰如王维笔下"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意境。</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片蓝花楹树林,紫色花雨骤然纷飞。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伤春之情,在此刻化作"灿若繁星,漫天烟花"的惊叹。一位身着袈裟的僧人正在落花中喂鹿,让人想起日本俳圣松尾芭蕉"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的禅意。小鹿咀嚼花瓣时睫毛轻颤的模样,让我们不禁吟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句,只是我们停驻为的是这"楹花映鹿"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夕阳为兴福寺的五重塔镀上金边时,鹿群开始向森林深处迁徙。看着它们隐入暮色的背影,忽然明白为何日本将鹿视为神明的使者。这趟游学之旅,我们不仅见识了唐风建筑与日本文化的交融,更在鹿群清澈的眼神中读懂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深意。临别时回首,但见一弯新月已挂上东大寺鸱吻,而最后一只小鹿站在山坡上,宛如千年时光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这次短短一周的日本旅行,至今记忆犹新,而奈良鹿的记忆却是格外的深刻。马鹿的乖巧可爱,鸽子的自由飞翔,芳草地上的追逐快乐的人们,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画,人和小马鹿的亲密无间,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叹。和平的可贵,幸福的感觉,这一刻,是那么的弥足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