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小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969377</p><p class="ql-block">拍照:小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6月20日的下午,周末的尾声悄然而至。忙碌了一天,内心渴望寻一处宁静之地,让身心得以舒展。去哪呢?解放公园半月前刚去过,文昌公园的荷花虽美,但前几天路过时发现还未绽放。八一公园此时或许清凉宜人,正犹豫间,车子己驶到西夏公园附近。爱人说就去西夏公园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未进公园,远远地便看到北门入口处,两座长方形的石碑上刻着的西夏公园四个字,文静而清秀,分别立在大门两侧。石碑的顶端用金黄色的流离瓦做成的精美造型飞流直下而后又一飞冲天。左右是中式的带流离瓦的东西两排大房间,透过窗户能看到墙上的绘画作品和摆设,整体大气而豪华。抬头看金色的“西夏公园”依然醒目地立在门楼之上。两旁红色的柱子还是那么饱含着中国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得孩子小时,我们曾多次陪同前往,那时入园还需购票。去公园里总是跟着孩子走,玩的都是孩子爱玩的游乐设施。像海盗船,小火车,旋转木马之类。其它地方很少踏足。后来孩子大了,去的次数就少了。就算去,也是沿步道走一走,或爬上小山游览一下,或沿湖走上一圈。如今的公园都免费开放,可供选择的地方多了,反而少了几分造访的频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入院子,迎面便是一座大大的影背墙,绘就的是中国雄伟的长城景观,背面墙上的龙的图案依然那么闪亮。此时己是傍晚时分,人们三三两两地步入园中,为这片绿意增添了几分生机。再次踏入这片饱含记忆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亲切和温馨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人流入园,右拐便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天然氧吧。这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石头铺就的小径蜿蜒其中,路边长椅上坐着谈笑风生的人们。这边有一个小花坛里的美人蕉正在盛开,红红的似火在燃烧。那边一丛丛玫瑰,有粉,有红,还有白,旁边有人在拍照,我俩绕开他们沿石阶小道向湖边走去。穿过圆形的小拱门,又发现离小亭不远的高坡处,人造石头造型的喷泉别致而新颖。几个孩子在石头垒起的喷泉造型周围嬉戏玩耍,快乐在他们脸上荡漾。我俩稍作停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前走,便是湖边的小道,小道用石头铺成,不宽能够两个人同时行走。此时湖边步道上人影稀疏,我边走边拍,远处亭台楼阁倒映在湖水中,周围绿意盎然,仿佛一幅画卷。虽无荷花,但湖面的睡莲静谧而诗意,叶片浮于水面,别有一番韵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行走间,发现一位老人领着一个二三岁的小女孩走在前面。孩子在前面跑,老人紧走几步,拉紧小女孩,嘴里不住地说着小心点。我和爱人不由自主地看过去,小女孩一会走,一会两双手紧紧抓住档板,眼晴盯着水面。样子十分可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行间,悠扬的笛声传来,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聆听。我们走到跟前时,发现那位老人专注地吹着笛子,周围有不少人围观。老人不为所动,完全沉浸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右边看,不远处的围栏里,一群年轻人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湖的前边则有一群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热闹非凡的场景与湖边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和爱人沿着湖边缓缓而行,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与片刻的安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前走又发现湖边还有几位垂钓者,他们专注地盯着湖面,生怕错过每一次鱼儿咬钩的瞬间。我们悄悄从他们身后经过,踏上归途,心中满是夏日的小确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夏公园,这片承载了40年城市记忆的土地,自1983年开始挖湖堆山,至1985年对外开放,成为了新市区市民公共休闲的起点,也是那个年代区域发展的标志性工程。180亩的绿意,如同一个巨大的“时光胶囊”,封存了几代人的青春与回忆。80年代的孩子在这里攀爬嬉戏,90年代的青年则在湖面划船约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公园里溜娃的老人,健步走的年轻人,玩耍的孩童,跳广场舞的大伯,大妈,打球的年轻人,廊下吹笛的老人,还有那一群垂钓者,依旧延续着这份鲜活的生活画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