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之畔,芜湖古称“鸠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春秋始建邑,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制,由邑更县,得名“芜湖”,自五代南唐起,芜湖名称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城市的经济发展。2024年芜湖地区生产总值达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6.4%,是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芜湖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城市,我们向往很久了,今年3月终于来到了这里旅游。</p> <p class="ql-block"> 中江塔简介 中江塔历时60年建成,跨明清两代,融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于一身,成为芜湖周边远近皆知的古建筑。古时兴建此塔,除有镇住青弋江口,守持长江中流关锁,具有军政经济意义之外,还可弥补芜湖神山、赭山、镜湖、白马山等六秀之不足,以增添芜湖景色。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中江塔,屹立江口,独显其身,望大江东去,观人间变迁,成为锁定在江城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芜湖市滨江公园的起点,沿长江东岸一直向北,可以走到芜湖老海关,串联起几个著名的历史节点。</p> <p class="ql-block">青弋江,发源于黄山的河流,奔流291公里由芜湖中江塔旁汇入长江,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支流。</p> <p class="ql-block"> 1876年,英国借口“马嘉理事件”,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芜湖由此被辟为通商口岸。</p><p class="ql-block"> 1877年2月18日设立芜湖海关,定为三等海关,4月1日正式开关,专征轮船装运的进出口货物税款,由英领事署总税务司管理关务。</p><p class="ql-block"> 1882年,李鸿章奏请将镇江米市迁至芜湖,芜湖成为中国近代四大米市之一,贸易总量激增,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物值达全国对外贸易的3.5%。</p><p class="ql-block"> 随着海关贸易的繁荣,原先租住民房作为办公地点已无法满足需求,1912年7月,经多方商定,将陶沟以南五十亩地划给海关,1917年开始建设海关大楼,1919年7月建成。</p><p class="ql-block"> 老芜湖海关大楼坐东朝西,面向长江,由两层主楼与五层塔楼组合而成,整体为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红砖净缝砌筑,主楼东、西、南三面设置外廊,属欧洲新古典主义的外廊式建筑,是西洋建筑文化在芜湖传播的第一批产物。</p> <p class="ql-block"> 潘赞化(1985-1959),潘玉良又名张玉良(1889~1977)。潘赞化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盟会会员民国元年(1912)任芜湖海关监督,1913年与张玉良结成伉俪、张玉良改名为潘玉良,出身青楼、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常年旅居法国,获法国多尔烈奖,意大利政府金奖等多项奖项。</p> <p class="ql-block">芜湖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鸠兹广场,周围应该是镜湖公园的大片水面,可是公园正在进行大面积清淤施工,围挡着,啥也没有,真不巧。</p> <p class="ql-block"> 芜湖古城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南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孙权于公元223年将芜湖城迁至鸡毛山一带,形成“芜湖古城”雏形。北宋政和年间建造宋城,此后元、明、清至民国,屡遭战火焚毁又多次原址重建。2020年12月31日,改造后的芜湖古城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衙署:前门位于古城中心马号街与十字街交汇处,始建于宋代,沿用至清代,是安徽省仅存的两处高台建筑之一。衙署用地面积6670㎡,设计以明代为基准,主要单体包括德初堂、心闲堂等五幢相连单体。 </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从古城东边宣春门径直进入便是,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芜湖城隍,天下第一”的美誉。复建建筑采用南宋早期风格,单体包括十殿阎王、配殿、寝殿等。 </p><p class="ql-block"> 文庙:位于宣春门南侧不远,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为文人读书、祭孔之地,也是芜湖历史上第一所官办最高学府。庙前广场复建建筑采用明末清初芜湖地域门、坊传统作法。 </p><p class="ql-block"> 小天朝:坐落于儒林街48号,是一座五开间三进式的大型徽派建筑,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系李鸿章送给侄女的嫁妆,采用粗大通天柱与梁架组成完整牢固框架,有高规格卷棚轩和以大象为主题的拱轩梁雕刻。 </p><p class="ql-block"> 风格多元:整体建筑风格多元化,明末清初、民国、海派建筑等均有存在,同时保持以二层建筑为主的整体风貌。</p><p class="ql-block"> 徽派元素:古城内部分建筑呈现典型的徽派风格,灰砖白墙、写意园林等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互融合,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芜湖市是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素有“江东名邑 吴楚名区”美誉。 被公认为是我国三线城市的天花板,是近代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安徽首个开埠城市,长江水运的重要港口城市。它更是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孙中山先生曾称它为“长江巨埠 皖之中坚”。</p> <p class="ql-block">芜湖高铁站内,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美丽的江城。芜湖,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还有很多吸引我们的景点,我们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