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无用有大用

喜舍文化(拒闲聊加微)

<p class="ql-block">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现在我们对美的麻木、对实用性的追求、美学教育的缺失,使我们渐渐失去了审美能力。 没有审美力,生活将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后果,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的人生。 看似无用的审美,对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人生,需要无用的审美 周国平说: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和功利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功利注重对物质的占有和官能享乐,审美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灵魂的愉悦。 现代人在审美和功利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其实也就是有趣和有用之间进行选择。</p><p class="ql-block">审美的生活态度,才能为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提供一种真正的精神补偿。 偶尔能看到在草地上带孩子放风筝、在河边教孩子捉蝌蚪的父母。 其实,这并不是父母在教孩子做什么,而是孩子在带着父母做什么。 假如没有孩子,父母可能很少再去单纯地感受自然。 他们总是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吃饭时盯着商业新闻,思考时不时低头看手表,陪孩子时还不停地翻朋友圈刷抖音,不再有闲暇沉思,缺少了真正的内心生活。</p> <p class="ql-block">《小王子》一书中说,大人们都对数字情有独钟,如果你为他们介绍一位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p><p class="ql-block">他的嗓子怎么样?爱好什么?会采集蝴蝶标本吗? 而是问,他几岁了?有多少个兄弟?他的父亲赚多少钱? 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了解了这个人,然而使生活美好的东西,并不是这些有用的数字,而是有趣的心境。 世间真正美好的事情,大多是无用的。 当一个人好奇心丧失,不再对很多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的生活会变得满目疮痍,觉得生活没滋没味,再也没有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的心念。 有对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有了审美,才懂得雅致与体面,才能成为一个内心湛然,富有生活情趣的人。</p> <p class="ql-block">审美,无用有大用 蒋勋说:美学基本规则——无用的,才是美。 早在一万年前,人们开始用细腻的手工配上质地良好的玉,将石斧做成玉斧。此时,“艺术”与“实用”分开,“美”产生了。 在现代这个物质空前丰盛、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而审美能力,已经逐渐发展为新时代需要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在演讲时感叹:如果我不学书法,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 乔布斯年轻时非常痴迷书法,他为此专门上了里德大学,因为里德有全美最好的书法教育。 乔布斯说:我那时痴迷书法,仅仅是出于喜欢,没想过它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但没想到十年后进入IT业,我竟然用上了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 十年后,我设计第一台苹果电脑时,便把‘书法’运用到了字体设计中。于是世界上便有了第一台“可以实现字体排版”的电脑。</p> <p class="ql-block">乔布斯在演讲中总结道: 如果我当时没有去学书法,个人电脑就不会有这么丰富的字体,也不会有这么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 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可能有先见之明,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爱好、勇气、因缘等等,这些东西迟早会在未来某一天串连起来,让你的生命绽放光彩、与众不同。 美学家蒋勋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 我们已经度过了全力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有形的知识和财富已不是核心竞争要素,审美能力才是。 体验美,才能创造美。审美,与智慧并存。</p> <p class="ql-block">审美水平有多高,生活就有多美好 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地在他心里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变成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一生。</p><p class="ql-block">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随手送了一支玫瑰花,给一个垂头丧气邋里邋遢的失业青年。 邋遢青年回到家之后,决定把花插进瓶子里养起来。</p> <p class="ql-block">但是,如此漂亮的花,怎能随意插在一个肮脏的瓶子里,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 洗好花瓶,插好玫瑰,他又感觉杂乱的房间与这瓶美丽的花不匹配! 于是,他决定要把整个房间、物品收拾整齐,垃圾全部清理...</p><p class="ql-block">然后他又去洗澡,理了发,把自己从头到尾整理了一番。 再照镜子时,出现的是一张年轻而有朝气的脸! 这时候,他的自信心回来了,灵魂似乎也苏醒了,他重新找到了工作,生活也走上了正轨! 这一切,都来一朵随手送出的玫瑰花。</p> <p class="ql-block">美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改变人的精神面貌。</p><p class="ql-block">它能唤醒我们对自己内心的尊重,因而去重新热爱生活。 美让我们品尝到,生命中最甜的那部分的滋味。所以生命的丰度,记忆的深度,都来自于美学的感受。 审美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了生活品质,你的审美水平有多高,生活就有多美好。</p> <p class="ql-block">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通过美育,提升审美能力,活在当下,做回自己,专注于眼前的事物,去发现,去体会生命中的无用之美。 在丰富多彩的人生中,自在的生活,诗意的栖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