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作为上海画家,我有理由将作品留在上海最好的去处,那就是中华艺术宫。这是一个宣传美的场所,而我是一个一辈子创作美的艺术家,我要用作品为时代留下一段审美。”海派艺术名家黄阿忠说。</h1><h1><br></h1><h1>2025年3月25日,“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式启幕。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活化馆藏的重要项目,本次展览源于黄阿忠向上海美术馆捐赠的194幅代表作品,涵盖其1970年代至今的油画、水墨、水彩等多媒介创作,完整记录艺术家从《十二人画展》打破陈规到融贯中西的探索历程。</h1> <h1>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写给展览的贺信中指出:“阿忠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美术界和中国油画界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艺术实践体现了中国当代绘画在全球化对本土文化身份的自觉探索。其风格演变更鲜明折射出海派艺术从传统朝现代的转型。”</h1> <h1>展览学术主持陈翔坦言:“在黄阿忠的艺术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文学与绘画在情感的纽带上的有机融合。他的创作既保持了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视觉语言。这种融合不是表面的技法叠加,而是源于艺术家独有的文学积淀与独特的艺术感悟。”因此,黄阿忠近两百幅入藏精品不仅是上海现代美术史的重要切片,更为研究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h1> <h1>在黄阿忠的绘画作品中,没有激越的情绪,也没有观念的负担,而是从一种平视的角度,朴实地观照日常生活与自然风物。这正是许多新生代艺术家热衷的表现方式。但与新生代艺术家们不同的是,黄阿忠并不刻意地截取对象,更不对其进行人为的扭曲和变形。而是严格遵循自然主义的绘画原则,不断从客观对象中提炼出美的元素,自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个性。他的绘画多是以写生为主,既有乡野的风光,又有城市的景色;既有西方的古堡和城廓,又有中国的山川与云海。总之,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黄阿忠热情讴歌的对象。他就像一个行吟诗人一样,四处游走,东寻西觅,将都市和田野、青山与绿水等目力所及的一切,赋予审美的观照与诗意的畅想。</h1> 第一单元 <h1>展览以“得意有形”、“畅神无界”两大主题为经纬,串联起黄阿忠从乡野村舍到都市街巷的创作轨迹,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海派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与新生。</h1>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