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轨迹 第39章我的知青岁月(16)

世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39章 我的知青岁月 (16)</b></p><p class="ql-block">边队长,大名边立国,是依云五队调来的干部,高高的个子,和徐虎个头不差上下,当年清瘦,相貌堂堂,脸面近似俄罗斯人,要是戴上钢盔,就是苏联红军战士,都说像。</p><p class="ql-block">在习惯老守田园小农思维的村民当中,边队长思想前卫,胆大、担当、创新,用现在话说,勇于改革。边队长来到我们生产队,首先大胆提出“三开”:一是开通电源,终结油灯历史,使用电力;二是开垦稻田,多品种种植;三是开发柳条甸子,发展农副业。文革时期间,其中最后一个“开”,有点吓人,特别搞副业,属于“发展资本主义”,整不好,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对抗,没有人敢跟他配合,怕沾光吃“锅烙”,边队长一个人扛起这杆“改革”大旗。</p><p class="ql-block">当年见成效,生产队第一次有电灯照明、有零钱花、有大米吃。我们再也不用点油灯打扑克,熏的鼻眼漆黑;抓虱子、捉跳蚤方便多了。姜小子这时已经中学毕业,回队干活,队里有了电,他成了电工。当时市里有句话“身背四两铁,走遍天下没人惹”,姜小子当上电工,走道都放横了,特牛!</p><p class="ql-block">正值铲地时,大队抽调各小队棒劳力互相支援,这一天轮到我们生产队,外队来了40多人,加上我队社员7、80号人,集中突击铲集体户东面的“大块地”。突然有人喊:“电人了……”大家抬头望去,电线杆上冒股烟,就在姜小子家后院,姜小子头朝下,脚朝上,倒吊在电线杆的安全绳上,脸色铁青,紧闭双眼,顺着嘴丫子流口水,人没气了!姜小子一家人都跑过来,仰头抱着电线杆哭,姜小子他爸,急得团团转,无计可施,嘴里骂着“哪个混蛋送的电”!</p><p class="ql-block">这时,有人拿来两个饭桌子,有人扛来梯子,农村的电线杆并不高,大家七手八脚把姜小子从杆上解下来,放到饭桌上,剩下的都不会了。边队长急的喊:“救人那,知青有文化,你们救啊,做什么呼吸……!”说实话,我们虽然叫知青,没有知识,听说过人工呼吸,怎么做谁也不会。紧急时刻,外队支援的人中有个中学老师,他说摇胳膊,心脏就跟着动,栗广华第一个上去给姜小子摇胳膊。后来栗广华说,觉着双手跟着麻木,不知姜小子体内存电还是累的。就这样摇着,姜小子出汗了,过会开始哼哼,大家喊活了,再过一会,姜小子睁开眼睛,真的活了。姜小子大难不死,首先是发现及时,有人呼救;最关键是支援教师正确引导;三是赶上铲地的人都在场,众人施救。姜小子捡条命,康复后还是当他的电工,巧的是,我回城参加工作,也当上电工,从时间上论,还得管姜小子叫师傅呢,两个电工,从某种角度说,是边队长给我们创造了契机。</p><p class="ql-block">边队长的“三开”之举,是依云六队历史性革命,最后革到自己头上,快成了“光杆司令”。副队长、记分员、库保员都不干了,孙刚同学当会计还在维持他,万永林1974年7月结婚,1975年正月初八举家迁居牛心大队,“打头的”也没人了。</p><p class="ql-block">“光杆司令”至少还得找个帮手,边队长思来想去,最后把目光落在我身上,让我当打头的。我小个子,70多斤、鸡骨头猴肉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退休前,体重就没超过100斤,下乡二年,从来都没管过事,除了放屁,啥本事没有,能挑起这个头吗,就是未知数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我是否胜任,对自己无所畏,确实为边队长担忧,我要干砸了,别有用心的人,巴不得看边队长的笑话。“打头的”相当于生产厂长的角色,我要过三关:一是运作权力,敢管人,压住茬,这是我至命的弱点,我从小就胆小怕事,不出头不露面。二是组织能力,队里所有人和活,得心中有数,调的动,指挥灵,谁干啥,今天干啥,明天准备啥,必须全面掌握,面面俱到。三是体能和精力,下过乡的人都知道,那是纯体力活,打头的必须干在头里,全队社员看着你跟着你。社员当打头的,晚饭后大胆睡觉,家有老人看钟点,户里人谁给我看钟点呀,巴不得我睡过头,晚点起来才好呢。</p><p class="ql-block">我明知此差“抽筋扒皮”,也要冲一把,不能愧对边队长的信任和依赖,再说了,好好表现,也为了争取早日抽调回城。走马上任还算顺利,社员毕竟都是老实人,没有调皮捣蛋的,靠工分养家糊口,有人领着就有人干,知青有毛病,有性恪,他们想法也是早点回城,不敢“起屁”,逆来顺受了,再说了,有边队长在,不怕我也得怕他,我狐假虎威。不管咋地,人拉出去了,活也没耽误,到头来,不说伤人,起码没人恨我,这就行了。</p><p class="ql-block">头也领了,套也支开了,可把我累屁了!比别人多付出好多好多辛苦,别人熟睡时,我得起早吹哨,别人收工,我还把工分报上去,赶上农忙,起早贪黑,一天才睡4、5个小时的觉,社员干一天最高挣12分,我一天挣14分,享受队长待遇。</p><p class="ql-block">无论从哪讲,边队长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启用的人,我的大恩人!1976年8月份我抽调回城参加工作,不久边队长也离开依云六队,全家搬迁到河北大队,后来听说又去了别的公社。我退休后,经过多方打听到,边队长晚年定居在中心乡大杜村,2020年9月19日,中秋节前,我拜访边队长来到了他的家,分别44年第一次见面,边队长亲自出门迎接我的到来,我带着月饼和菜在他家的小炕饮酒叙旧,边队长脑血栓已经不能使用匙和筷子,吃饭用手抓,边队长老伴酒量大,用小碗陪我喝酒,几年后,边队长和老伴都走了。</p> 边队长晚年在家中出门迎接我到访,像俄罗斯人不! 我在边队长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