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8210066150<div>当人体由卧位或坐位变为站立位时,静脉血会积聚于下肢、内脏的静脉系统,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心脏腔室内充盈减少,短暂性地心输出量减少及血压降低。<br>在健康人中,上述变化可被血管壁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交感神经使其活动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从而使心跳加快、静脉回流量增加,最终恢复心输出量,保证血压和脑灌注正常。<br><br>而帕金森病作为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常伴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反射能力减弱,因而不能充分使回心血量增加,进而引发体位性低血压。<br>帕金森病病人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特点<br>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如复方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进一步使血压降低,而运动症状与体位性低血压可以产生叠加效应,导致步行更为不稳,跌倒风险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安全及日常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度。<br>帕金森病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高危时段为清晨、夜间以及用餐后2小时内。<br>究其原因为:帕金森病病人心血管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出现夜尿增多,导致日间血容量不足,故出现清晨低血压;而饱餐易诱发餐后低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无法及时对餐后血压下降进行调节,故而大大增加了餐后低血压发生。<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