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一篇” 《江苏自驾访游行》四)杨州篇

刘加辉

<p class="ql-block">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p><p class="ql-block">故人西辞黄鹤楼,</p><p class="ql-block">烟花三月下扬州。</p><p class="ql-block">孤帆远影碧空尽,</p><p class="ql-block">唯见长江天际流。</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4日原定结束宿迁行程后直奔杨州,路程只有370多公里,没成想一路限速,为不开夜车,趁天色正好临时决定入住高邮市,5月15号早在酒店用完早餐后前往杨州瘦西湖北门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导航驾车前往杨州瘦西湖的公路右侧就是著名的大运河,因道路狭窄,单向只能通过一辆车,加上一路限速50公里,车辆行驶缓慢,因不急于赶路,也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也恰好让我们车观大运河的美丽景色,河中运货商船一艘连着一艘,延锦几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驻地仙女镇北部,当我们驾车行驶到此镇路段时,一处街边公益广告牌的宣传内容引起我们的兴趣,临时决定停车去转一转。</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邵伯古镇,是全国千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有1600多年历史。2008年邵伯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2014年邵伯明清运河古道、邵伯码头群、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闸、淮扬运河主线(邵伯段)等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名录,邵伯古镇是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据查,现今邵伯铁牛、运河码头等遗迹被列入大运河申遗正式名录</p> <p class="ql-block">斗野亭</p><p class="ql-block">江都区邵伯镇斗野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烟,都有无穷的乐趣。数百年来,斗野亭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宋年间文人为最,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等来此作诗,堪称绝妙。</p> <p class="ql-block">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竭力提拔秦观,并将其介绍给苏东坡,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轼、秦观、孙觉、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的丰碑。孙觉写的是五古:“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从孙觉的诗可看出斗野亭确实怡人。首先是气势雄伟。“檐楯斗杓落,帘帷河汉倾”,结构仿佛天上落下的北斗星,其帷幕犹如天上倾泻的银河。其次是周围的景色美,邵伯湖内荷花盛开,藕香洋溢,如果在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吃上“紫芡”、喝上“新烹”,其乐何及?即使他这个老翁也陶醉其间了。</p> <p class="ql-block">建于梵行寺一侧的斗野亭,是梵行寺僧人所建。亭名‘斗野’,反映了我国古代一种天文现象,是指地上某一区域与天上星斗相对应,称为‘斗野’。”徐从法介绍,梵行寺在大运河畔,斗野亭为近水建筑,1079年,孙觉从高邮南下,途径邵伯时,留下了《题邵伯斗野亭》五古一首。随后,黄庭坚、秦观、苏轼、苏辙、张耒、张舜民均有诗唱和。其中苏辙北上等候过闸登斗野亭,见有其兄苏轼和孙觉的诗,因而也赋诗和之。首句即为“扁舟未得解,坐待两闸平”。</p> <p class="ql-block">铁牛</p><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年间,淮河水灾,江苏扬州市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达180米,水深13米多,康熙皇帝见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漕河总督张鹏翮迅速堵塞决口。因决口太深,一时难堵,故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祁镇水。如今“鸡飞虎跑”,只剩下几只铁牛散落于河堤上,邵伯铁牛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只。邵伯铁牛长1.98米,高1.10米,腹空,横卧在厚约10公分的联体铁座上铸工精细,造型生动,重约2吨。咸丰二年《甘棠小志》作者董恂,奉命督运楚南漕粮路过邵伯,见邵伯铁犀尚完整,独无铭,特补撰曰:“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p> <p class="ql-block">邵伯铁牛铸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300余年。据说千里运河线上共有九牛二虎一只鸡。但保存完好者仅邵伯铁牛而已。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淮河再闹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180米,深13米,漕运一度中断。康熙帝接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刚刚接替病逝的于成龙(小于成龙,康熙年间另有一被康熙赞为“天下廉吏第一”、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同名于成龙)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前往治理。可是,因为决口太深,一时难以堵住,只得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始得控制。康熙四十年(1701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设置十二只动物塑像,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安澜,同时亦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人们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这其中,九牛放置于涟水东门外、三河闸、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二虎实为石雕壁虎,置于扬州壁虎坝;一鸡则在江都昭关坝稽家闸石壁之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杨州瘦西湖</p><p class="ql-block">原名保障湖,属于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系,是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支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瘦西湖由古代隋唐大运河水系和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壕连缀而成。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现有格局。瘦西湖是典型的小型浅水湖泊,其源水来自京杭大运河。瘦西湖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景区充分利用河流、山丘等自然风貌,亭台楼阁依水而建,形成集锦式的“湖上古典园林”群落,是全国“湖上园林”的杰出代表。其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白塔、徐园、二十四桥、长堤春柳等。1988年,瘦西湖作为“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被列为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作为“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6月22日,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的瘦西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开发东路(三湾湿地公园西北侧约150米),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隶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地方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由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和运营。2019年5月5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奠基仪式举行。同年9月27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博物馆正式命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截止2021年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博物馆设有3个常设展、6个专题展、“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1个展演传统戏曲的小型剧场等,并馆藏了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馆内藏品4350件(套)。2021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先后入选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公示名单、江苏省省级水情教育基地名单、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苏沪行-7(李荣杰)</p><p class="ql-block">​1,运河申遗邵伯镇</p><p class="ql-block">​2,瘦西湖地客流劲</p><p class="ql-block">​3,大明寺美栖灵塔</p><p class="ql-block">​4,天鹅携雏游兴奋</p><p class="ql-block">​5,法海白塔超厚重</p><p class="ql-block">​6,船与鸭行何相问</p><p class="ql-block">​7,疆女流涟好开心</p><p class="ql-block">​8,船工环卫留烙印</p><p class="ql-block">​9,园中流览真解闷</p> 《杨州瘦西湖五亭桥》 <p class="ql-block">白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内,清乾隆年间仿北京北海白塔建造。白塔,体验扬州园林艺术的精髓,感受“一夜造白塔”的传奇故事,领略南北建筑风格的巧妙融合,享受瘦西湖畔的静谧与雅致。</p> 《瘦西湖美景钓鱼台》 《杨州瘦西湖长堤春柳》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因喇嘛塔,原属藏语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降,渐行全国,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p> <p class="ql-block">建筑结构</p><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点明,该塔是“仿京师万岁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是寺庙塔,肚大头细,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扬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另则扬州的建筑都以柔秀见长,因此取其形式,改换面目。</p> <p class="ql-block">一是降低高度,扬州的白塔仅27.5米;二是外形轮廓线变得秀美,使之身子缩小,其相轮(十三层级)也较北海塔瘦长,这样扬州的塔形似花瓶了;三是发挥砖刻特长,塔座全是砖雕的束腰须弥座,座为八角四面,每面三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十二,一天十二时辰,筑台五十三级,象征童子拜观音的五十三参图,相轮为十三层,象征天的最高处十三天。处处有象征,处处有暗示,扬州造园艺术的手法巧妙揉合于外来景致之中。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塔和扬州的搭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稳。”可见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p> <p class="ql-block">相关传说扬州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p> <p class="ql-block">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苏沪行-8(李英杰)</p><p class="ql-block">​1,邵伯古镇七贤亭</p><p class="ql-block">​2,瘦西湖游走一程</p><p class="ql-block">​3,隔水更见景色美</p><p class="ql-block">​4,大运河馆势气宏</p><p class="ql-block">​5,世界遗产地位重</p><p class="ql-block">​6,了解真切见断层</p><p class="ql-block">​7,经济繁荣贡献大</p><p class="ql-block">​8,瘸子下地逆推行</p><p class="ql-block">​9,运河塔美一层层</p> 《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 午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沪行-8</p><p class="ql-block"> 李英杰</p><p class="ql-block">​1,邵伯古镇七贤亭</p><p class="ql-block">​2,瘦西湖游走一程</p><p class="ql-block">​3,隔水更见景色美</p><p class="ql-block">​4,大运河馆势气宏</p><p class="ql-block">​5,世界遗产地位重</p><p class="ql-block">​6,了解真切见断层</p><p class="ql-block">​7,经济繁荣贡献大</p><p class="ql-block">​8,瘸子下地逆推行</p><p class="ql-block">​9,运河塔美一层层</p> <p class="ql-block">观感——</p><p class="ql-block"> 李英杰</p><p class="ql-block">畅览瘦西湖,</p><p class="ql-block">心情荡然舒。</p><p class="ql-block">再访运河馆,</p><p class="ql-block">厚重史诗读。</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2日大连金普新区万国宫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