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绵绵 湘韵悠悠 游文脉之地

小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渌江书院位于湖南醴陵市西山,始建于南宋淳熙(1175)年。宋明时期为学宫,清乾隆年被正式命名,清道光年移建于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书院为振兴文教,培植人才作出重要贡献,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朱熹于宋(1167)年、(1194)年曾两次在书院前学宫讲学。王守仁于明(1506)年也曾来书院讲学。左宗棠于清道光(1837)年,出任渌江书院山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书院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院入门处立着一座传统牌坊,游客从这里进去,追寻着书院的文脉,访一场千年书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映入眼帘是一座名为“渌江书院”的建筑,门楣上悬挂着黑色牌匾,两侧的对联和门前的石狮、灯笼装饰,让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典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书院的悠久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一片绿意盎然的植物,我来到了一块石碑前,石碑上刻着“株洲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渌江书院”字样。这里环境幽静,显得古朴而庄重。渌江书院的历史在这里静静诉说着,仿佛每一片绿叶都在倾听它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远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渌江书院简介”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碑文详细介绍了渌江书院的历史和建筑信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面石墙上,雕刻着书院培养的杰出历史人物的肖像和简介。旁边的碑文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事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一座传统的中式房间,雕花的床、衣架、挂有书法的屏风、山水画、扇子和茶具,让整个房间显得典雅古朴。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书院的文化底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院的校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座“英才蔚起”的移建纪念亭阁,记录了书院移建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橘子洲头是湘江下游众多冲击沙洲之一,因江水流经沉淀,逐步堆积而成地形平坦的沙洲。唐宋时已成为风景胜地,1904年洲上建有英国领事馆。1925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写下《沁园春.长沙》诗句。1960年长沙政府开始在沙洲建橘洲公园,2009年向游客免费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橘子洲的洲头,一片开阔的江边广场,地面铺有红色和灰色的砖块。远处的高楼大厦和江水,让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人们在这里散步或休息,享受着美好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望江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矗立在橘洲公园的毛泽东艺术雕塑,位于望江亭北面。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花岗岩石材,高32米,长83未,宽41米,是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醴陵门是古长沙“老九门”之一,长沙城的东门。醴陵自古为湘东门户,有“萍醴孔道”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现在的醴陵门于2019年12月28日落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状元芳洲位于醴陵市渌水中,面积约6公倾,形以一艘巨舰,是醴陵八景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相传唐代文学家卢肇,曾在状元洲竖石为铭,结庐而居,苦读诗书,843年高中状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此洲称为“状元洲”,卢肇的故事为醴陵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1985年被辟为水上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状元洲”的入口,一条石板路两旁种有高大的树木,远处的建筑物映入水面,让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晴朗的天空下,这里显得格外宁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刻有“状元芳洲”的石头,纪念着卢肇“竖石为铭”的历史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公园内一座传统的中国式凉亭,飞檐翘角和黑色的瓦片,让这里显得格外古色古香。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让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状元阁于1995年建成,内设有图书馆,藏书15万余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代诗人唐寅曾作《咏状元洲》一诗,在诗中描绘了状元洲的景色,为状元洲增添了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状元洲的洲头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座古老的醴陵桥,连接着渌江两岸,水面平静,倒映出桥的轮廓和周围的建筑,让这里的景色更加宁静而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桥上有康有为的题字《渌江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渌江河水平静,倒映着对岸的高楼和树木,城市的天际线和晴朗的天空。难怪唐寅都要写《咏状元洲》的诗来赞美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年间(976年)创建,形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基本规制。宋(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匾额,至此书院闻名天下。南宋朱熹来访,与张栻沦学,开书院会讲先河,成湖湘学派重镇。元明两朝多次重建扩建,王阳明访院,阳明心学也在此传播。清代扩大规模,新增湘水校经堂,成为经学重镇。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院先后涌现出曾国藩,左宗棠,黄兴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作为湖湘文化发源地,岳麓书院千年间弦歌不绝,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如今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历史和哲学学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主席塑像后是“湖南大学”名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书院读过书的部分名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御书楼”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屋顶飞檐翘角,装饰精美。正门上方悬挂着金色的牌匾,两侧绿树成荫,让这里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典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重游湖南,又一次感受到它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是一场有温度的文化之旅。</b></p>